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固本安邦 “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
辽宁省高院院长缪蒂生代表 公正司法取信于民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这样一个特殊阶段,要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必须依靠法治。 法官是法治社会进程的先导者和推动者,应公正公平处理每一起案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法院干部要用法治方式推进法院工作全过程,把加强法治建设贯穿法院建设中,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当前,应积极加强审判管理、促进执法规范化,推行审批公开化,把能公开审判的案子公开,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加强审判监督,让法官习惯于在监督下行使权力,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落实法官办案责任制,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案例指导制度,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管理体系。 (记者 何 勇) 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代表 尽早设立少年法院 近年来少年法庭的设立,效果良好。以河南法院系统为例,中级、基层法院设立独立建制少年法庭的比例分别达到3.7%、56.2%,6年来,河南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全省犯罪总人数中的比例由10.27%降至4.8%。 当前,设立少年法院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可依,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可以说条件已经具备。我国是《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参与制定国和缔约国,规则要求成员国“应努力在每个国家司法管辖权范围内制定一套专门适用于少年的法律、规则和规定,并建立授权实施少年司法的机构和机关”。同时,少年法院可以更好地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建议尽早设立少年法院,以进一步巩固少年司法改革成果,完善少年司法制度体系。 (记者 王汉超 沈小根) |
山西省高院院长左世忠代表 民族地区法官要招得来留得住 近年来,法院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但考试招录工作还存在考虑地域特点不充分的问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法院条件较差、待遇低,加之语言、民俗等方面的特殊性,外地人才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工作,少数民族地区法院长期面临“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 建议少数民族地区法院在考试录用人员时,以本地人才为主,坚持实用原则,将双语人才作为招录重点,避免片面追求高学历倾向。本地人才适应当地环境,且熟悉当地语言风俗,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民族地区疑难复杂案件相对较少,高学历人才难有用武之地,真正缺乏的是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律人才。 (记者 冀 业) 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代表 传递法治“正能量” 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佳途径,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本身没有公信力,不仅不能传递法治的“正能量”,还可能使人们失去对法治的信任,从而产生法治的“负能量”。当前,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迅猛发展,信息流动更加迅速、社会更加公开透明,一个简单的司法个案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甚至演变成对整个司法制度的质疑。 2013年,新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都已经正式实施。这给司法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司法机关要把提高自身执法公信力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课题来抓,做到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并重,以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来保证强化法律监督。同时,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着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权威,让人民在法治进步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者 彭 波 姚雪青) |
![]() | |
吉林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代表 提高立法科学化水平 实践永无止境,立法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立、改、废,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18个税种中有15个是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立法的,有的已“暂行”了20年。应该说,由人大立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应及时修改相关法律。另外,1979年制定的检察院组织法与去年修改的刑诉法、民诉法的一些条文不一致,已明显滞后,要推动制定配套法规,促进法律有效实施。可以通过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民诉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机关和组织”有哪些。 同时,应注重立法的“前伸后延”,立法前进行项目论证,立法后进行评估,不断提高立法科学化。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坚持把“依法”作为政府决策必须坚守的底线,作决策、上项目要进行稳定风险与法律风险评估,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 (记者 刘文波 李林宝) 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谭晶代表 立法促进志愿服务 当前,志愿活动中存在着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的问题,志愿者组织在规范、管理、引导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以及志愿者没有足够的意外和医疗保障、志愿者基金不足、岗前的专业培训不成体系等,这些都是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 从去年开始,从“雷锋精神”引申出来的“中国志愿者精神”日益深入民心,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且涌现出许多常年坚持志愿活动的个人和群体。在这一大背景下,在地位上低于国家法规的,由各地设立志愿者服务条例,显然不能适应志愿者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来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记者 陈 原) |
安徽蚌埠市市长白金明代表 让政府工作更阳光透明 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仍存在。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积极普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国家的法治政府目标才能实现。建议广泛开展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要程序正义,不能拍脑袋决策,强化对权利运行的监督,让政府工作更阳光透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着力解决信访热点问题、遗留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食品安全等犯罪;把法治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积极服务和支持产业发展、城市征迁建设、社会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将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记者 何 聪 朱 磊) 湖南省药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蒋秋桃代表 强化对食品安全受害人的救济 食品发生质量问题,不仅会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对消费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应从法律层面强化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同时明确对受害者的赔偿和救济制度。建议明确举证责任,将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如非生产者或销售者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销售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同时,增加责任险的内容,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主动为产品投保质量责任险,一旦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承保人应立即启动保险救济机制。 (记者 潘 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