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内蒙古

锡林格勒:草原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探析

2013-03-13 16:06: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的根基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因此,如何从基层党建的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实际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使基层党建成为凝聚党心民心,带领群众创业、干事、谋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日益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牧区党建科学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的应用、成熟和完善。

    草原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特征及成效

    锡林郭勒盟针对牧区基层组织点多、面广、线长,牧民居住分散的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牧区推广了集约化管理、适时化服务的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

    严格设户选组范围。立足牧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按照“集中连片、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灵活设置、利于作用发挥”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周边所能覆盖的嘎查党员和牧户实际数量基础上,合理划定设置牧区党员中心户覆盖半径和设置数量,以“三个合适”(地点合适、人员合适、硬件合适)、硬件条件“六有”(有单独的客厅、可供10人以上使用的桌椅、专门橱柜、供电设备、电视机、VCD)等为标准,合理划定服务管理区域。

    着力选优配强人选。坚持将党员中心户作为“三向培养”的实践平台,有意识的将党员中心户负责人作为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同时作为考察发展党员的重要渠道,当选者为党员牧民的,可以担任党员中心户负责人;当选者为非党员牧民的,可以担任浩特组长,并作为牧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优先安排各项教育培训活动;优秀的党员中心户负责人由组织推荐参加嘎查“两委”换届选举或作为旗苏木镇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推荐人选,使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永葆活力。

    注重整合配置资源。从打造牧区党员群众身边的学习议事、信息服务、维护稳定、共同致富的“四个中心”出发,坚持把党员中心户建设作为“双服务”工作的重要节点,统筹创建文明家庭户、科技示范户、典型示范户、“草原110”报警点户,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等牧区工作。明确党员中心户群众性活动组织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科技知识推广员、矛盾纠纷协调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民主议事联络员、便民服务代办员、文明新风推动员、算账理财讲解员、牧区网格化管理员等10项职责任务,促进苏木镇站所和嘎查“两委”部分服务职能与党员中心户职责任务的延伸对接。

    规范运行保障机制。坚持将牧区党员中心户作为便民利民服务链建设和“双服务”工作的重要节点,建立健全苏木镇干部和嘎查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中心户负责人、党员中心户负责人联系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三联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党员中心户活动日制度,以及党员中心户述职评议、激励奖补制度,使党员中心户模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草原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成效及问题

    通过不断创新实践,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在推动牧区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提高了管理服务效率。通过划整为零,接力推进管理服务,苏木镇站所和嘎查“两委”能够集中精力,将该管理服务的事情管好,该由群众自我管理服务的事情交给群众去办,既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牧民参与民主议事的积极性,又避免产生矛盾,起到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润滑剂的作用。

    强化了互助协作意识。通过以地缘趣缘为纽带,采取小型灵活的方式组织牧民党员活动,大家的互助、互信意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通过苏木镇联系干部和嘎查“两委”干部现场说教,组织牧民群众深入交流探讨党务村务家务,能够及时消除彼此隔阂误解,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促进产业化经营、提高收入水平、保护草原生态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凝固剂作用。

    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搭建党员中心户实践平台,牧区无职党员和致富带头人服务一方群众、先富带后进有了舞台,牧区群众学典型用经验也有了标杆。目前,由党员中心户创办或参与的合作社,在调动牧区党员积极性、发挥牧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催化剂作用。

    延伸了社会管理触角。通过赋予党员中心户社会管理网格管理员职责,拓宽获取社情民意和优化服务管理的渠道,有效解决了群众自我管理合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在化解牧区邻里矛盾、协调草场纠纷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消融剂作用。

    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采取组织推荐与党员群众直接选举的方式,注重引导嘎查党员牧民推选嘎查干部、党员牧民代表、“双带”能力强的牧民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负责人,同时,也通过党员中心户模式,发现了一批牧区管理人才,拓宽了牧区基层组织选人用人渠道。

    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通过设立宽领域广延伸的党员中心户服务管理网络,牧区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员整体结构得到优化,在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出良好的稳定剂作用。

    但是,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也存在着设施不健全、物质难保障的困难。由于党员中心户负责人与浩特组长是在自愿基础上由党员牧民推选产生,受家庭条件、收入水平和物价因素影响,牧户自有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等还不能有效保障工作开展。

    草原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的完善及提升

    为更好地加强锡林郭勒盟牧区基层党建,科学热情规范地服务牧民,推动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提高牧区党建科学化水平。

    围绕中心抓牧区党建。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把服务发展、服务中心作为牧区党建的工作方向和重点。通过完善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开通“知民心、体民情、解民忧”的绿色通道,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社会矛盾,搭建畅通党委与基层群众社情民意平台和利益诉求平台。

    加强保障促牧区党建。党员中心户作为牧区党员和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新型组织形式,无论是组织学习宣传,还是开展各种自助服务活动,均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必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结对联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经费补贴制度,以制度化促进运行规范化、活动常态化、履职方式职业化。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方面对牧区党组织进行大力提升和激励,有力发挥了牧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理清职能兴牧区党建。理清党员中心户与浩特组的功能,采取分组化管理、区别化对待方式,整合党建功能和社会管理服务功能,突出党内与党外事务目标的一致性。公推直选出的对象为党员的,设党员中心户并担任浩特组长;公推直选出的对象为非党员的担任浩特组长,浩特内的党员以群众身份参加浩特组的活动;嘎查党支部综合考虑浩特内党员分布情况和素质能力,确定浩特党小组组长。浩特组长经过培养,已发展成党员的设为党员中心户,并继续担任浩特组长,履行党员中心户职责任务,进一步增强组织和服务管理功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探索,锡林郭勒盟牧区党员中心户管理模式促进了党的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干部作风有效转变、牧区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坚强保障。(统稿:许冬梅,执笔人:杨发庭)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