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2013全国两会> 两会快报

代表委员热议检察工作报告(之三)

2013-03-13 15:27: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涉罪流动人员管护教育 帮助涉罪外来务工人员改正错误

    评议人:安徽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代表

    “探索建立涉罪流动人员管护教育制度,协调社区、企业为涉嫌轻微犯罪、可以取保候审的流动人员提供担保、食宿和帮教管理。”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我在企业工作,对流动人员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他们远离家乡在外打工,身处异地。有些人受文化程度、地域等各种因素制约,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法制意识淡薄,有时难免会触犯法律。有的地方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但往往忽视法制教育。外出务工人员不见得出门就想违法,但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触犯法律。我觉得,地方政府应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向外出务工人员宣传法律知识,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什么事是违法的,什么事不能干。我们国家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做好对务工人员的法律教育非常有必要。我认为,对犯罪不太严重的务工人员,可以采取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改邪归正,尽快回到正常的轨道。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教育转化

    评议人:四川省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侯一平代表

    “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指导基层组织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转化。”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从法治的角度来讲,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相应的社区矫正法。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执行社区矫正的人员、组织、整体结构等是不清楚的,各个地方执行起来也就不一样。检察机关监督社区矫正的实施就很难,因为没有法,缺少监督的依据,监督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社区矫正的规定是一个原则性的条款,我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实施细则或相应的法规。当然,现在的情况也为具体规定的出台预留了空间,有关部门可以多进行探索、实践。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检察机关在监督社区矫正这项工作中能够取得成果,我也期待早日看到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成效。

12309 既方便群众参与反腐又保护举报人

    评议人: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代表

    “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加强举报线索管理,完善和落实举报人、证人保护制度,健全与执法执纪部门案件移送等机制。”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现实中,被举报的人还没有被抓起来,举报的人却遭到打击报复,这样的事并不少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惩治腐败,这是检察机关的一个创举。它既方便群众参与反腐,也能更好地保护举报人。我为这一创新做法叫好。反腐倡廉,不单是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的事,光靠几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反腐倡廉,既是群众的义务,也是群众的权利,更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一种具体表现。只要大家携起手来,腐败分子就无处可藏;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正。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的反腐力度明显加大,前一阵就有几名官员因不雅视频被曝光而落马。

惩治行贿犯罪 既打击受贿又打击行贿

 

    评议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委员周厚健代表“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对19003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经常能看到、听到贪官被抓的消息,但行贿的被抓被判的却比较少。习总书记讲,“苍蝇”和“老虎”要一起打。我想说,行贿的和受贿的也要一起打。受贿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行贿败坏了社会风气。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没有行贿的,受贿的可能会更少,因此对行贿犯罪必须严厉打击。贪官可恶,行贿的也可恶。我注意到,检察机关已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并且实现全国联网,已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200多万次。这个办法好,谁要想来参加一个单位的招投标活动,这个单位就可以先到检察机关查查他有没有行贿犯罪记录,如果有,直接把他排除掉,避免到时把工作人员给拉下水。

追赃抓逃 让贪官无处可藏无便宜可占

    评议人:辽宁省调兵山市金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经理金占忠代表

    “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553亿元,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6220人。”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让腐败分子无处可藏,把赃款一分不少地追回来,这是群众的期待和愿望。人没地方躲,钱没地方花,看谁还敢伸手,谁还会去伸手。几个月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腐表态,让群众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553亿元、6220人,这两个数字在告诫那些已经伸手的贪官,赶快束手就擒!那些正准备伸手的贪婪者,趁早打消恶念。反腐败的力度越大,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就越好,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越好,老百姓就越拥护党和政府。

惩防渎职侵权 加强惩防基层渎职犯罪

    评议人:广东省增城市石滩镇沙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冼润霞代表

    “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文件,建立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非法干预查办案件情况沟通和处理机制,推动解决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问题。”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我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在我个人看来,基层老百姓拥有的司法维权渠道比较有限,越是基层官员的渎职侵权,当地老百姓维权难度越大、受到的危害也越大。因此,应当拓宽基层老百姓司法维权的渠道。基层官员在农村土地征用中等的渎职侵权行为,可能影响一个家庭、一个村子的生计,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基层官员渎职侵权案件,检察机关要积极查办。另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普法宣传,让老百姓知道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的决心和力度,一旦发现线索能马上举报、控告或申诉。司法机关更要加强预防工作,防微杜渐,让老百姓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惩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 预防职务犯罪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

    评议人:致公党重庆市委副主委、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黄云代表

    “建立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分析研究职务犯罪发案态势和预防对策,为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职务犯罪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是严重的犯罪,决不能姑息。既要重视惩罚犯罪,又要重视预防。预防一定程度上说比惩罚更重要,能够避免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都在不断创新,推出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我非常赞同。依法行政首先是依法的问题。政府有许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真正依法而为。依法行政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让官员不能享有特权、不能滥用职权、不能贪污腐败。人大代表向来支持检察机关惩防职务犯罪工作,检察机关也多次邀请我参加座谈,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行贿查询全国联网 行贿查询让招投标市场更规范

    评议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高广生代表

    “实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为有关单位提供查询223万余次。”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实现全国联网,对规范招投标市场有巨大的助益。任何有行贿犯罪前科的市场主体,在招投标市场中的信用评级将会一目了然,只要行贿就会留下污点。我认为这项工作很有好处、很有必要,有利于规范招投标秩序和企业市场行为。这个平台是免费查询的,各个领域的市场主体都可以查询,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让有行贿想法的企业和个人在行贿前不得不考虑留下污点对今后事业的不利影响,通过利益权衡理性地拒绝行贿犯罪。从长远看,社会的综合治理需要从源头抓起,这项制度有助于斩断行贿受贿犯罪的根源,净化社会风气,改变遇事请客送礼找关系的老思维,倡导公正廉洁的作风。

保障人权 保障人权的关键是加强法律监督

 

    评议人: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天穆村党委书记穆祥友代表

    “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人权,重点监督纠正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老百姓最需要的是公平、公正、公开。五年来,检察机关监督纠正刑讯逼供等不公正现象,非常见成效。这些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对两高工作的认可度在稳步提升,说明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效果非常好,实实在在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检察机关纠正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监督促进“同案同判”,这都是在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权。通过监督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取证,监督法院依法判决,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也说了,检察机关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都进行监督。这些都是保障人权的举措,解决了现实中老百姓的合理诉求,让好人不受冤枉,让公平正义得到保障。

排除非法证据 避免错案发生须严把证据关

    评议人: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唐一林代表

    “建立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严格排除非法证据,重视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和律师执业权利,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77819件次。”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我们都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修改后刑诉法,保障人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审查逮捕阶段保护人权,显得尤其重要,千万不能错抓了无辜的人。依照法律,非法证据不能作为证据,必须严格排除。我认为这是执法办案中必须做到的基本的东西。像赵作海案这样的冤案,一定要坚决杜绝。一件冤案的发生,会让一百件公正审理案件的努力付诸东流。反过来,只要严格排除非法证据,避免冤案发生,就能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机构的公信力,让人民群众满意。检察机关监督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提出纠正违法的意见17万多次,我觉得工作成效很明显,希望继续保持。

    (记者党小学 张伯晋文/图)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王和山代表:检察机关在反腐倡廉中大有可为
·黄道伟代表:改革审批制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李少平代表:引导社会通过法治渠道解决矛盾
·李川代表:营造尊重和关爱企业家的社会氛围
·陈俊卿代表:着力抓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黄蕾代表:加大贫困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

·黄蕾代表:加大贫困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