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2013全国两会> 两会快报

湖北人大代表审议“两高”报告认为以公正判决树法治信仰

2013-03-13 11:04: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最后,我想用一分钟提个建议,看能不能在编制等方面支持省高院试点设立环保法庭。”在发言的结尾,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蔡学恩代表仍不忘借机呼吁设立环保法庭。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代表提笔记下蔡学恩代表的建议,并表示回去后将研究此问题。

这是湖北代表团近日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发生的一幕。在湖北代表团全团审议会上,13位代表先后发言,重点集中在司法改革热点上。

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

“今天下午,大家的发言积极性很高,会前已有10余位代表强烈要求发言。鉴于人数比较多,也请大家注意发言时间。”会议刚开始,作为主持人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春明代表来了个“友情提示”。

“我发言。”李春明代表话音未落,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静代表赶紧接过“话茬”。

李静的发言句句切中要害。在表达了对“两高”报告的赞同意见以后,李静话锋一转开始提建议。

“建议最高法推动涉诉涉法信访的‘依法治理’,推进诉、访分离,以维护司法权的终结性。‘诉’,指的是诉讼程序内的诉求表达,可以而且应当纳入法定程序处理;‘访’则是诉讼程序以外或诉讼程序终结后的意愿表达,不能重新进入诉讼程序进行处理,否则有损司法的终局性。”李静代表说。

李静的建议,引起与会多名发言代表的共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杨天然代表介绍说,该州一半以上的信访为涉法涉诉信访,在缠访闹访信访件中,涉法涉诉案达到80%。“信访人中,经常5年前是这批人,5年后还是这批人。”他建议,有关方面能推进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建设。

基层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在发言中,李静说,在中央提出“法治中国”建设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法治湖北”建设的新形势下,法院系统也深感责任重大。

“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希望最高法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毕竟司法自身有其局限性,比如司法解决途径需要成本、周期长、诉讼双方对立和对抗性强,司法资源也有限,所以,应当建立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李静说。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杨天然则替基层院的法官、检察官们“鸣不平”。他说,在恩施,法院总共只有700多人,其中拥有审判资质的仅500多人,每年要审的案件数则达3.2万件。

“在我们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法检两院面临着外面的人不愿进去、进去之后不愿留下的问题。希望中央能够适当在编制上给予倾斜,同时考虑放低进入门槛。”杨天然建议。

基层队伍数量不足、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形,同样出现在湖北省潜江市。张桂华说,潜江法院目前平均一天要接10个案件,而法官数量却严重不足;同时,基层法院和检察院队伍处于“青黄不接”,35岁以下的法官、检察官少之又少。他建议,中央能强化对基层“两院”队伍建设的倾斜力度。

“我们仙桃50岁以上的法官、检察官占到三分之一。”仙桃市市长冯云乔代表深有同感。他建议,除了增兵扩源、加强培训外,还可以考虑从公务员和律师群体中选调优秀人才担任法官、检察官,同时返聘办案经验丰富的老法官、老检察官,破解“案多人少”难题。

法律人同擎起正义大旗

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两次强调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这让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代表印象深刻。“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高法和高检院都树立了正确的理念,都强调加强自身监督和制约。”他说。

敬大力建议,最高检继续推动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程序化建设;推动执法办案建设,推进办案模式转型发展,贯彻法治原则,推动诉讼民主化和现代化,建立起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机制等。

“我希望,法官、检察官与我们律师能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努力。”作为湖北代表团唯一的律师,蔡学恩建议,“两高”能够重视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双方能“相敬如宾”,为法律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蔡学恩还建议,法院、检察院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破解超期审理等难题。

“我希望,我们法律职业共同体能让每一个案例与判决都充满公平正义,通过判决让人对法律产生信仰比任何制度和措施都来得有力。”蔡学恩代表说。

记者 胡新桥  见习记者 刘志月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