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上海司法建议注重社会效果

2013-03-12 16:23: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小建议”做出“大智慧”

  上海司法建议注重社会效果

  一张超市门前的停车行政处罚单引发了公安部门对出租车候车点的调整;10份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促使某名牌大学对招生简章中“虚假广告”进行自省;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桥让建交委迅速督促乡镇街道对农村桥梁进行全面检查和改建……这幕后的“推手”,就是一份份发自上海各级法院的司法建议。

  从日前召开的上海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2012年,上海全市法院共计发送司法建议和审判白皮书658份,同比增幅近11个百分点,被建议单位反馈率达84%。

  关注民生,乐做“司法诸葛”

  司法建议好比一只能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啄木鸟”,它紧盯问题,目光犀利。

  2012年4月,上海市黄浦区法院判决了一起在淘宝网销售假冒“安利”牌的倍力健、维生素等保健产品的案件。案件审结后,法官发现,依靠网络平台尤其是淘宝网进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况日趋严重,涉案商品开始涉及食品、药品、保健品等危及民生的领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两个月后,一份司法建议书被送到了淘宝网。其中,法官提出了严格落实食品类卖家准入制、设立侵权投诉处理中心、实行经营商品合法手续审查制度等诸多建议。淘宝网予以了积极回应,表示将不断完善平台的规则、系统,严格准入制度,加强与品牌权利人的合作,构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信息体系。

  实际上,这只是上海法院就民生问题发出司法建议的一个普通案例。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早在2009年,上海高院就推出了“司法建议信息库”,极大地规范和推动了司法建议工作 。近四年来,借助这个平台,一个个“司法诸葛”就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类深层次的问题,把脉问诊,开出一个个良方。

  “给司法建议做一个平台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复旦大学法学院王全弟教授这样评价“司法建议信息库”的作用:“现在一些地方的司法建议层次不高,偏重一案一议,如果有了统一的平台,法院就可以对某一时期、某一类案件反映出来的普遍性社会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司法建议。”

  2011年,影响恶劣的“染色馒头”案发后,上海高院刑二庭对2008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的53件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进行了梳理分析,针对发现的漏洞和隐患,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副市长姜平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市相关部门按建议落实措施,有力推动了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掷地有声,注重沟通互动

  2012年,上海高院进一步推出了“审判管理工作平台”,“司法建议信息库”也被整合进了这个平台,并对运行效能进行完善和优化。司法建议工作各个环节的职责分工和流程节点的管控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明晰和加强。为了让每一份司法建议“掷地有声”,上海法院要求司法建议撰写人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互动和沟通,跟踪督促,使一条建议有始有终。

  2012年6月,上海高院刑二庭审结了一批系列金融诈骗案。审理此案的罗开卷法官发现,相关银行管理上的瑕疵和漏洞,是犯罪得逞的原因之一。于是,他和合议庭其他法官一起深入调研,并就发现的问题向上海银监局发送了一份司法建议。为了使建议内容落实到位,上海高院还与银监局进行积极沟通,并组织座谈。上海银监局对法院的司法建议十分重视,针对建议内容迅速进行了仔细的整改落实。

  “司法建议对行业的健康发展确实发挥了作用,这让我们感到欣慰,同时也提高了我以后写司法建议的积极性。” 罗开卷对记者说。

  2012年1月,国家卫生部收到了一份以在院前急救工作建立险情解除确认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司法建议,该建议源于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

  家住徐汇区的张某因煤气中毒拨打120求救,急救人员达到现场后,因敲门无人应答收车离去,张某等3人死亡。张某的父母认为急救中心在未寻见呼救人的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即离开现场,对女儿的死亡负有法律责任,于是把急救中心告到了法院。

  尽管徐汇法院判决认为急救中心未违反急救快速处置原则,无需对张某等人的死亡承担法律责任,但三个鲜活生命的消逝,还是让承办法官左静鸣心痛不已,于是就有了这一份司法建议。很快,她收到了答复,卫生部表示将在《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中对该司法建议的内容予以认真研究。

  记者注意到,在与被建议单位“点对点”交流沟通的同时,上海高院还出台措施,加强了和政府法制部门的联动机制,和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络机制,以求得司法建议的最大效果。

  推优示范,放大司法智慧

  “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是保障司法建议工作持续、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高院副院长沈志先对记者说。为巩固和扩大优秀司法建议的示范效应,上海高院每年将评选出的优秀司法建议书和优秀审判白皮书的汇编成册,向全市法院推广,把“小建议”做出了“大影响”,形成了“大智慧”。

  伴随着司法建议质量的不断提高,上海高院还对司法建议考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设定的标准更加规范、过程更加严谨,力争每年评选出的优秀司法建议和优秀审判白皮书,能够代表上海法院司法建议的最高水平。正是有了这样的工作基础,在去年评选揭晓的“全国法院十大司法建议”中,浦东新区法院世博法庭关于妥善处理因世博工程建设所引发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案件的一份司法建议榜上有名,该司法建议被誉为是法院司法服务大局、参与社会管理的典范。

  “今后,我们将着力推动对类案建议的制发,注重分析审判执行中发现的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有深度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司法建议预警社会风险、堵塞社会管理漏洞的能动作用。”上海高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任涌飞对记者说。而作为司法建议工作的一个很重要方面,上海法院还将进一步强化审判白皮书的发布,“整合全市力量,推动完成覆盖全市法院各层面、涵盖审判执行各领域的综合性审判白皮书的制发,进一步提升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任涌飞说。(通讯员 卫建萍 严剑漪 记者 刘建)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上海:民工讨薪险被骗 警邮协作巧阻拦
·上海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 “加强司法独立”成焦点
·上海:交警拍摄电影 劝人守法出行
·上海:工商上门解答疑 居民咨询保权益
·上海二中院:鉴定人出庭作证当面解疑团
·上海:检察机关微博直播庭审

·上海:检察机关微博直播庭审
·大盖帽下的活雷锋 上海交警18年为老服务
·上海召开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会唱响法治主旋律
·上海部署政法综治宣传工作
·两会授权发布: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