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做客正义网谈检察机关服务大局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检察保障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杨克勤(左)做客正义网。 闫昭摄
“目前吉林省检察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下一步是抓好工作部署的落实。”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做客正义网、腾讯网联合推出的“2013年全国两会访谈”,就检察机关如何服务发展,与网友在线交流。
在服务大局中谋划检察工作
杨克勤欣喜地告诉记者,近几年,吉林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GDP接近1.2万亿元,粮食总产量达66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财政收入稳步提升。
他表示:“检察机关要自觉增强大局意识,把检察工作放入服务全省发展中来思考和推进。去年我们积极探索,通过‘四走进’进一步了解社会、企业、基层和社区对检察工作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对于如何更好服务吉林经济发展,杨克勤已有明确部署。他认为,对全国而言,吉林还相对落后,重大项目投资仍是拉动发展的重要手段。检察机关要继续坚持服务大项目建设。他说:“我们可以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完善制度,力争做到工程优质、干部安全。”
努力营造公平廉洁的法治环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杨克勤告诉记者,前不久吉林省召开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40条意见”,“这对检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他指出,检察机关要立足职能,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首先,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决打击强揽工程、敲诈勒索等侵扰投资者的刑事犯罪,依法化解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其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说到底,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社会的经济。”杨克勤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对非法集资、串通投标、传销、电信诈骗等经济犯罪,应依法及时处理;再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严肃查办土地管理、规划审批等重点环节的商业贿赂、渎职失职犯罪;营造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重点监督和纠正动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违规扣押冻结项目资金款物、枉法裁判仲裁等诉讼违法行为。
重点监督民事案件“申诉难”
全国两会网络调查显示,公众最关注“民生”问题。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已于今年开始实施。这部法律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杨克勤提出,要强化对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他认为,修改后的民诉法,把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活动的范围,由民事审判活动,扩大到民事调解和执行活动,赋予了检察机关监督全过程的权力,同时也强化了民事检察监督的措施。杨克勤介绍,民诉法修改带来执法理念的调整,检察机关在执法方式、执法模式上,也会有新的变化。今年吉林省检察机关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对“申诉难”,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受理;审查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或者当事人不服的再审判决裁定案件,对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抗诉,为群众讨回公道;对“执行难”,杨克勤说:“将在全省开展专项监督工作,和法院等部门共同努力,让赢了官司的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在民事诉讼监督中,依法查处司法人员受贿、枉法裁判等职务犯罪,积极用好检察建议权,加强同步监督。
实现“中国梦”根本途径靠法治
杨克勤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法治是文明社会的基石。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靠法治。”
杨克勤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把法治建设摆上了新的战略高度。中央领导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建设的又一个春天已到来。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下一步要公正执法。检察机关要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细化立案、侦查、批捕、起诉、抗诉等执法标准。建立执法责任制和执法检查、案件评查机制,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有效防止及时纠正执法不规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高鑫 王义杰)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检察长薛江武
·一位基层检察长的“大事小事”辩证法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副检察长李明蓉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明蓉与网民在线交流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明蓉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