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两会”新人眼中的法治事(2)

2013-03-10 10:55: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彭雪峰

  袁红梅

  黄月芳

  王海燕

  彭雪峰:畅通百姓利益诉求渠道

  彭雪峰,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虽然曾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但是他坦言自己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之后还是觉得首先是熟悉和学习。

  “代表和委员的身份和履职过程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我想认真履职,积极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态度是一致的。我作为一名律师,还是希望自己所提出的提案和本专业相结合。”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彭雪峰首先聊起自己当委员的感受。

  切实化解社会矛盾这个问题,彭雪峰很关注。他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矛盾多发易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正确选择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他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产生矛盾的成因,研究产生问题的基础原因,首先从立法层面上构建解决深层次原因的环境。“比如,企业改制、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容易产生社会矛盾的主要是:拖欠工资、职工下岗失业后再就业困难、基本医疗无保障、社保基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否我们都能够在法律上找到依据,并且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如果群众这份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法律有没有惩戒措施?所以,我说完善的法制环境很重要。”

  其次,他建议一定要扩大和畅通百姓表达利益诉求的途径和渠道。“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就需要表达出来,这就是利益诉求。而尊重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和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是一个负责任国家应该有的态度。”彭雪峰表示,涉及到和百姓利益诉求有关的政府机关、人民调解、仲裁机构、律师行业都应该拿出更多的责任心,真正帮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席锋宇)

  袁红梅:很多刑案多起于小摩擦

  袁红梅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东关街道东方家园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已经在社区工作12年,经验丰富的她,最近却因为一个老太太愁得吃不好,睡不着。

  老太太姓李,是东方家园社区的一名住户。一个多月前,家住一楼的李老太发现家里的通风管道排烟不畅,怀疑问题出在二楼,就找到了袁红梅。袁红梅和物业的维修人员到李老太家去了三次,没有发现问题,也排除了二楼的“嫌疑”。这下子,李老太可不干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脾气很倔。她认为问题就是出在二楼,我们查不出问题是有意包庇。于是,她就三天两头来我们这里‘抗议’,还经常堵在二楼门口进行谩骂,邻里矛盾越来越深。”一说到这事,袁红梅就眉头紧锁,“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没少奔波调停,老太太却始终一意孤行。如今,连她的孩子们都劝我别管了,说她闹累了自然就不闹了。”

  可袁红梅却不能不管。《法制日报》记者在“两会”住地见到她时,她还在忙里偷闲用电话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商量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劝我,这点小事至于这么费心吗?可我们在社区工作,每天面对的就是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车子剐蹭、宠物咬架、乱扔垃圾……可事小并不代表可以轻视。有多少刑事案件的起因就是一点小摩擦、小口角啊!”袁红梅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没少在如何预防、化解这些小矛盾上下功夫,其中很值得一提的是社区里成立的减压工作室。

  “现在大家的思想比以前开放多了,接受心理辅导也不会有人说是精神有问题了。现代人压力大,还是很乐意来这里释放一下的。压力没了,心情好了,矛盾自然就少了。”看到社区居民离开减压工作室时如释重负的表情,袁红梅很欣慰。

  记者与袁红梅告别时,她又一次拿起了电话,拨给在保定的同事。她说,她又想起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要让李老太满意。(记者张媛)

  黄月芳: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妇女主任黄月芳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那一刻——2013年1月31日下午,她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当时的心情除了兴奋外,更多的是紧张。

  “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太重大了,背负了选民的很高的期望。作为基层代表,一定要把基层的呼声带到中央来,真实向大会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尽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黄月芳进入角色很快。

  此次全国人代会,黄月芳根据自己所在地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了加快开发海南中部地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建议,希望通过加快当地旅游的开发,让守着生态资源“金矿”的家乡农民,早日摆脱清苦的生活。

  谈起自己今后五年的履职打算,黄月芳坦言,自己是新代表,履职方面的很多知识还很欠缺,如如何调研、如何能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特别是在审议工作报告方面,如财政预算工作报告,这方面涉及的专业性太强,自己以后还要积极参加培训,多查阅资料,以能更好地审议。”黄月芳说,还有人大方面的知识,现在掌握得不是很系统,也希望能通过培训以更好地掌握。

  从1998年开始,黄月芳已经当了十五年的村干部,现在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妇女主任一肩挑,这次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与她出色的工作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调解村民矛盾方面,在她任职期间,成功调解了无数的矛盾纠纷,“村民之间有了矛盾,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给你打电话,其实这也是他们对我的信任。”黄月芳说,农村的矛盾基本都是家庭内部的或者邻里之间的,事情虽然不大,但如果解决不及时就有可能恶化。对于村民向她反映的矛盾纠纷,不管是在清晨还是半夜,她都会及时赶到现场。

  对于调解工作,黄月芳有着自己的理解,“一定要心平气和地聆听双方的意见,还必须始终秉持着公正之心。只有公平、公正,百姓才会信任你。”正因为如此,黄月芳在村民中的威信很高,由她出面调解的纠纷都100%能够解决。

  “村干部是直接接触百姓、做百姓工作的,希望政府能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特别是法律方面的培训,以使他们在化解矛盾时更有理有据。”黄月芳建议,对农村的普法力度也要再加强,以不断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记者李吉斌)

  王海燕:诉调对接方可定分止争

  曾背井离乡打工的她,不仅是种植和养鸡能手;而且还是温柔能干,带动全村致富的美丽村支书;现在,她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来自基层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潼南县田家镇佛镇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告诉记者:“当选人大代表,就得多为人民说话,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们!”王海燕表示,她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希望尽力为农民兄弟们发出更多真实的声音。

  王海燕是70后,虽然学历是高中文凭,但王海燕做事的能力却是村里的一把好手,也正因为这样,她担任了潼南田家镇佛镇村党支部书记,“从过年前就开始准备,到农户家中调研收集民意”。

  王海燕所提的建议始终围绕着乡村农民身边的细小事情。目前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但医疗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是赤脚医生,“经常误诊,把多数病都当感冒病医治。”她建议引进医科学院毕业生到各个村服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让农民看病能得到及时救助。

  王海燕告诉记者,在潼南县,每年返乡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享受的是微企扶持政策,最多15万元的贷款额度,对创业者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为此,王海燕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农业领域的创业,应根据农业投入周期给予贴息贷款扶持,“对于6年见效的产业,贴息贷款的年限也应当相应延长。”

  不过作为村官,王海燕最关心的还是如何有效处理各种农村矛盾。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很多矛盾纠纷,若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平息,就有可能由小矛盾逐渐升级为群体性事件或上访性事件。为此王海燕也正思考着向提交自己关于“诉调对接定分止争”的建议。她认为,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诉调对接——这一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能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做好诉讼与非诉讼渠道的相互衔接,为农村基层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基层农村又好又快发展。(记者万静)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胡旭曦:创良好治安环境 建美丽法治湖南
·曹建明:过去五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尽职尽责
·法治中国,让百姓共享公平正义的阳光
·戴仲川代表:“三朝元老”的法治求索

·戴仲川代表:“三朝元老”的法治求索
·薛江武:检察机关应是法治思维的践行者
·赵正永代表:法治陕西前提是法关键在治
·王儒林代表:切实把法治建设贯穿工作全程
·司法公信:让法治之基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