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全国人大监督工作之亮点

2013-03-10 11:40: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5年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继续加强和改进监督,监督实效不断增强。

    4万亿投资投向何处?如何推动“十二五”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教育经费占比能否实现4%?保障房建设进展如何?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还存在哪些问题?……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贴百姓生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提高监督工作透明度,不但让人们知情权、监督权得以实现,还推动了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

    专题询问:

    监督实效得到增强

    公开透明监督,无疑是近5年来人大监督工作的一大亮点。

    2010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财政决算、粮食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改革等问题,结合审议国务院相关报告,开展了9次专题询问。每次询问,中央主要媒体记者都到场,电视、广播和一些网站进行现场直播。

    “专题询问丰富了人大监督方式方法,增强了监督实效,有利于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2012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李肇星曾如是评价专题询问。

    2011年6月,中央决算经专题询问后,国务院逐项落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强财政专户管理,撤并违规财政专户5万多个;推进预算公开工作;扩大社保基金预算编报范围;修改资源税暂行条例等法规。

    2011年10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围绕报告开展了专题询问。国务院认真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建议,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有所缓解,教育改革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趋于缓解。

    公开透明增强了人大监督实效。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开展专题询问,这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增加人大监督工作透明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监督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人大监督工作不断成熟,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扩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