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破解“医闹”困局需提升解决机制公信力

2013-03-08 15:12: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2年,一部反映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现状的电视剧《心术》火爆荧屏。电视剧热播的背后折射的是医患矛盾的升级,“医闹”问题已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令人震惊的 “杀医案”。28岁的实习医生王浩被患者砍伤不治身亡,另外3名医务人员重伤。同年5月,上海龙华医院一名急诊室医师被病人殴打致脑出血。

    谈到“医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张健指出:医院已经成为社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曾对全国270家医院进行专项调查,据统计,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件;59.63%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因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扰乱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事件;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的情况;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医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情况。

    公安机关打击“医闹”成效显著

    摆灵堂、堵大门、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层出不穷的“医闹”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也让本应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医患关系变得危机重重。而一些医院在遇到医患纠纷时采取息事宁人、花钱买平安的解决方式更催生了职业“医闹”,让医患矛盾雪上加霜。

    2010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就“医闹”问题提交了提案,建议公安部门在全国各地三级以上医院建立警务室,打击“医闹”及医院暴力等违法行为。这一提案曾掀起一场直指 “医闹”的整治风暴。

    谈起这两年公安机关打击 “医闹”的工作,温建民很兴奋,他连连点头告诉记者,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可谓成效显著,一些地方“医闹”问题已经得到缓解。特别是2012年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后,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花圈、违规停尸的行为已经明显减少。

    温建民表示,公安机关在打击 “医闹”的问题上还要持续给力,对那些专业闹事者,一定要打击到底。

    张健委员也认为公安机关依法对“医闹”等违法行为给予打击很有必要。他今年还将就化解医患矛盾拿出提案,建议公安机关加大对“医闹”的打击力度,依法维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维持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确保良好的就医环境。

    遏制“医闹”关键要完善制度

    打击只是解决“医闹”问题的一个方面,将警务室搬进医院的做法虽然效果明显,但并非治本之策。

    “‘医闹’问题不能只靠公安机关‘打’,更得‘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公安医院副院长张勉之认为,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完整的、让老百姓信服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建立一套快速的受理机制、鉴定和处理机制,让医患纠纷从一开始就走上流程化、法律化处理途径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医患纠纷。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业务副院长林绍彬认为,医患矛盾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公安机关对医院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介入,及时调解、处理非常有必要,也很有效果。但这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要规范流程、完善处理机制、落实负责机构和人员、定人定编,让患者及其家属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找得着人、办得了事,合理的诉求能够得到反映和解决。

    说到治标更要治本,全国政协委员、同仁医院副院长徐亮连声赞同。他认为“医闹”屡打不绝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徐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呼吁,应建立第三方机制解决“医闹”问题。他认为,没有建立第三方支付和咨询,没有专门的赔偿机制和机构,“医闹”问题仍会再现。所以采取法制化管理、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是解决“医闹”问题根本所在。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处理鉴定机构

    “多闹多得,少闹少得,不闹不得。”发生医疗纠纷,老百姓却不愿意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组织亲属甚至雇用他人到医院“讨公道”,这不仅严重干扰了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活动,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

    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走法律途径呢?张健委员认为,现有的处理机制太慢是原因之一。他告诉记者:“现有的程序鉴定时间长,诉讼时间也长,一拖百姓就慌,有些人就想着闹一闹尽快拿到赔偿。”

    “但更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现在我们往往做了鉴定,但老百姓不相信,不相信就会闹。”张健认为,我国现行医疗事故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信力,患者大多对医疗鉴定结果不相信、不买账,有的甚至因为不信所以根本不想鉴定。因此,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处理、鉴定机构,才是遏制“医闹”现象的关键所在。(记者 莫嫚)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云南玉溪:5人中心如何让9县区“医闹”绝迹
·医患那点事儿:严打医闹的同时须严惩恶医
·两部委:医闹号贩面临治安处罚直至追究刑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