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第二场记者会。多位政协委员就“推动科学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要加快立法步伐”。
“目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滞后的,有的也是碎片化的,所以要加快立法工作。”针对当前两会热议的“水、雾霾、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贾治邦表示,政府应当既要抓好工业战线的直接减排,又要抓好生态建设的间接减排,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查处和打击违规违法的行为,促进工业尽快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现在是守法的成本高,违法的成本低,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上根本解决好”。
有记者提问,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什么办法保证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保障失地之后的农民工在原来生活水平上有所提高,使其长远生计有所保障,是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陈锡文还表示,很多城镇的发展对土地财政过于依赖,这就会带来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某种侵犯,在今后征地制度改革中,政府要避免“土地财政”,“如果城镇化过程变成了剥夺农民、损害农民利益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不能持久,社会也很难安定”。
谈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但迄今为止没有一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为了保持将来区域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国家应该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着手或者尽快研究起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把区域协调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记者汪文涛)
·浙江将“中国式过马路”列为严重交通违法
·对违法违规“零容忍”方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内蒙古将交通主观违法纳入个人信用 记录将影响求职
·北京各种探头完成联网 治安探头可拍违法停车
·违法占消防通道将被贴“隐患提示单”
·辽宁沈阳市民可拍照举报交通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