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安徽监狱女警大墙里演绎别样人生

2013-03-08 10:01: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安徽省目前有20所监狱,2000余名女警。这些女警们与男干警一样,常年执守于大墙内,她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发挥着各自的特长,为监狱事业奉献青春、挥洒汗水,每天演绎着她们别样的人生精彩……三八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其中的几名代表,近距离聆听她们的内心独白,分享她们的故事。

    普通女警创作小说,让服刑人员感动流泪

    安徽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应急防暴科监控指挥中心女警孔晓莉,可谓是监狱系统的“名人”。不仅上了电视,受邀“新安百姓讲堂”讲课,还入选“2012安徽心动人物”候选人……一位普通的监狱女警究竟身怀何样绝技?

    今年38岁的孔晓莉,1997年从警以来,她利用空闲时间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让爱穿越高墙》、《拯救》等两部反映监狱题材的纪实小说。《让爱穿越高墙》出版后广受欢迎,不少服刑人员读后潸然泪下,他们从文字中看到了希望,燃起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孔晓莉出生在白湖,成长在白湖。从小受父辈的影响,让她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监狱警察。从警校毕业后,孔晓莉如愿地穿上了警服,回到了白湖工作。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她对监狱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希望通过手中的笔来描绘监狱,颂扬民警的“隐形牺牲”,点燃服刑人员对新生的渴望。有了想法,孔晓莉就向监狱领导汇报,得到肯定后,她开始寻找自己的“采访对象”,除了狱警,大部分“采访对象”都是在押服刑人员。“我先翻看他们的个人资料,然后在征得服刑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采访’。当我以一个普通笔者的身份走近他们时,他们大多会敞开心扉。”

    “每个服刑人员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许多闪光点是值得借鉴的。”孔晓莉说:“有人觉得和服刑人员打交道,接触的都是阴暗面,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看到一名服刑人员正在非常专注地看一本书,那是关于一个罪犯的真情故事,当时我就萌发一个想法,可否通过‘采访’他们,让服刑人员抒发自己的情感,了解狱警的工作情况,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她的文章反映了我们真实的工作情景,也反映了在押服刑人员的生活状态,读了让人感动不已。”孔晓莉的同事这样评价。而最让孔晓莉自己感动的是,她将采写出来的一些故事读给服刑人员听时,很多人听着听着就哭了起来。“他们知道我说的都是真事、讲的都是真情,许多服刑人员主动要求,能否‘让孔警官也采访一下我呀,我想说说我的事情’。”

    在同事的鼓励下,孔晓莉开始将自己写的故事整合,26万字的监狱故事《让爱穿越高墙》在去年出版。“作品关注监狱,关注生活,我们看了都很感动。”白湖分局的领导这样评价。

    日前,孔晓莉的第二部作品《拯救》即将出版。“不少服刑人员听说了书中的故事之后,下决心要振作起来重新做人,我觉得心里好满足。”孔晓莉说。

    男病犯监区的女护士长,用微笑温暖服刑人员

    淝河监狱(安徽省监狱总医院)第一监区的主管护师戴忠玲,有着30年警龄的老护士,被同事亲切地称为“阿戴”。三十年来,“阿戴”怀着对病犯护理工作的热爱,以精湛的技艺,用真诚和微笑,完成了一例例危、病重犯的护理工作。

    淝河监狱第一监区是男病犯监区,这里的病犯不仅疑难杂症多,而且多数人在入院时就处于病重、病危的状态。严重的病情让服刑人员丧失信心,抗拒改造。面对这样一群身心“具废”的人,护士长“阿戴”总是面带微笑,用真诚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改造信心。

    2008年夏天,一名甘肃籍病犯王某,因患重病住院后,体质非常差,家中长期没有会见。王某整天精神萎靡,不愿意说话,不接受治疗。“阿戴”在一次送药时,他不但拒服,还将药物扔进了垃圾桶,嘴里嚷着说:“不要管我,让我死了算了。”“阿戴”像亲人般地耐心开解他。回到办公室后,“阿戴”从管教民警那里详细了解王某的情况,她想找到王某颓废的结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阿戴”终于了解王某原来是因为亲情缺失,让他对生活丧失信心。找到结症后,“阿戴”开始了对症下药。为了改善王某的体质,她自己掏钱买来奶粉等营养品;为了缓解王某的焦躁情绪,她每天定时到监区病房陪他聊天,节日里还送他一些小礼品……真情所致,王某渐渐地变得不再抗拒了,主动接受治疗,愿意向民警敞开心扉。当王某的病痊愈后,他激动地对戴忠玲说:谢谢您的关心,是您让我找到了亲人的感觉。

    在戴忠玲的从警生涯中,像这样感人的“小事”不胜枚举。已年近五十的戴忠玲,2008年底又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除了干好男病犯监区的女护士长之外,她还要组建血液透析室。由于血透工作专业性强,风险大,许多年轻同志都打起了退堂鼓,而戴忠玲却主动请缨,从头学起。经过一年的努力,血液透析室正式按期投入使用。

    戴忠玲30年如一日,在监狱总医院为服刑人员医身医心,奉献青春韶华,用微笑服务为服刑病犯送去温暖,带来希望。

    柔情女警,为500余名女犯婚姻家庭维权

    2003年的一天,为了躲闪迎面而来玩意正酣的学生,女子监狱民警周荣新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右脚踝骨粉碎性骨折,体内永远留有了三枚钢钉。从此,“钢铁战士”替代了“军嫂”称谓,成为大家对周荣新的爱称。可是,无论是坚强的钢铁战士还是亲切的军嫂,作为一个女人,周荣新内心深处始终充满着女性的慈善和细腻情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柔情女警。

    1981年,19岁的周荣新秉承着父辈“一生致力于党的监狱事业”的志愿,踏上了监狱这座特殊的战场。分到监区后,她想方设法帮助女犯安心改造,引领其早日回归。

    每天她奔波在分监区的监舍,与女犯们促膝谈心,疏导心绪,使她们轻装改造;开动脑筋,通过灵活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女犯释压;创新形式,组织举办“激情广场”、“手语操”等寓教于乐的活动,陶治情操,激发热情;精心组织开展“技能大比武”,让女犯们刑释后能有一技谋生;为了预防女犯出监后再次因为缺少法律知识误入歧途,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11•25”反家暴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契机,对女犯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她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几年来在她的帮助下,500余名女犯在婚姻家庭维权中争得了婚姻自由、合法财产、子女抚养等权益,使她们放下包袱、改过自新。

    在服刑人员的眼中,周荣新是一名铁面无私的“严法官”,而在同事们的心中,她却是一位知心的好大姐,以严谨务实的工作风格影响了一批批年轻干部,带领着她们在监狱各项事业上独领风骚、尽展风流。(通讯员 尤仁祥 记者 李光明)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安徽霍山将同步录音录像引入人民调解
·安徽当涂:逐项狠抓落实 打造一流警队
·安徽凤阳殷涧派出所民警上门办证解民忧
·安徽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安徽法院:一个上午套开5个会议
·安徽加强涉军维权案件审理

·安徽加强涉军维权案件审理
·安徽司法厅双拥与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
·安徽砀山警方电视栏目深受社会各界喜爱
·[视频]安徽:低保内三级残疾人可获救
·安徽司法行政“一把手”分权
·安徽淮南:上访人和检察长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