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后干什么”是许多服刑人员经常思考甚至忧虑的问题。近日,记者随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北京女子监狱,开展石景山籍服刑人员技能培训班的相关帮教和培训。记者发现,这个由该院与监管部门共同创建的大墙内的“阳光工程”,已经帮助众多女服刑人员刑满后凭借技能找到了工作,成为女监帮教工作的品牌。
为使服刑人员学到一技之长,顺利回归社会,石景山区检察院决定建立女服刑人员技能培训班,打造大墙内的“阳光工程”。经与监管部门共同努力,1999年2月,石景山籍女服刑人员技能培训班开班,培训经费由区检察院与监管部门共同承担。
培训班的最大特点是使社区矫正工作前移。据该院检察官介绍,过去这些工作都是事后做,对刑满人员再就业指导和培训主要依托社区矫正,从培训到就业有一个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前移,在监管场所办培训班,在服刑期间培训,通过针对性帮教和培训,让服刑人员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打下就业基础,刑满后能够很快融入社会。”这名检察官说。
培训内容设置了针对女性特点的工艺、美容、厨艺等课程,请专业教师授课。每年,该院检察官都会购买科技书籍和培训资料送过去,鼓励女服刑人员学技术、学知识。为使女服刑人员了解社会,检察官还制作了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专题片播放,让她们增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阳光工程”为更多服刑人员的生活带来阳光。14年来,有40多名石景山籍女服刑人员刑满后再就业,5人考上了大学,60多人获得不同等级的美容美发、餐饮等执业证书。(记者赵晓星 通讯员朱六一)
·触摸北京:乡村法官断家事
·北京:女特警千里挑一 不怵“魔鬼训练”
·北京:学雷锋日:“青英护苗”志愿行动启动
·北京二中院:打造六种文化 建设六型法院
·北京四大火车站春运 发送旅客1169万人次
·北京警务网上督察解决问题27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