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陈文松:警情永远是第一命令

2013-03-07 11:00: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陈文松(右一)深入被害人家中进行走访。

    “作为一名刑警,警情永远是第一命令。”陈文松时常这样告诫自己的战友们。40岁的陈文松自参加工作以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勤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特别是担任刑侦大队长以来,他出生入死,勇斗顽凶,为民伸张正义,成功侦破几十起重大刑事案件,为人民公安事业屡建奇功,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誉。

    2012年夏季,吉县连续发生多起翻墙入院盗窃摩托车案,甚至一晚上就接到三四起类似案件,每接到一起报警都让陈文松心急如焚。窃贼如此猖狂,他暗下决心:“不破此案,决不罢休!”吉县县城居民住户零散,大部分独门独院。家中无人的时候,放在院内的摩托车便成了犯罪分子的目标。民警连续走访一个多星期,却没有收集到任何破案线索。陈文松组织民警对各个案发现场仔细勘查后,认为这是一个有组织、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他带领全队民警连续蹲守,会同周边县市对类似案件进行串并,通过一个多月的摸排,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史某,并于7月5日将其成功抓获。通过对史某的审讯,相继抓获了同案犯罪嫌疑人10名,破获盗窃摩托车案35起,追回被盗摩托车30辆,涉案价值15万元。

    今年1月14日,吉县东城乡上社堤村村民张某被人伤害致死,女儿张某某被致伤。接到报警后,陈文松迅速组织民警展开调查,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张某某的丈夫梁某。他一方面安排民警作进一步调查取证,一方面带领民警赴临汾、运城等地对梁某进行抓捕。在技术行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月16日,犯罪嫌疑人梁某在运城河津市被抓获归案。警方仅用60小时就成功破获了这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

    在同事心中,陈文松身先士卒、忠诚履职、扎实工作、坚持正义,敢于碰硬,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刑侦工作上,带领民警努力拼搏,使吉县公安局的刑侦工作一直处于全市刑侦工作的前列,受到了领导的多次好评。2011年4月29日,正在吉昌镇西关村委办事的陈文松接到线索,“4·29”系列盗窃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冯某在西关摩托车修理部更换摩托车把锁。为了避免犯罪嫌疑人逃脱,陈文松独自一人前往抓捕,他趁冯某不备,一个箭步猛扑上去将其摁倒在地。然而,同样人高马大的冯某不甘就范,挣扎中一口咬住陈文松的右手,陈文松不顾疼痛,一个切别摔再次将冯某摔在地上,戴上了手铐。路过的群众目睹这一幕,响起了一片掌声。

    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的陈文松,同样有着铁骨柔情。在办理一起贩毒案件时,当他看到被嫌疑人折腾得家徒四壁的家,看到卧病在床的嫌疑人的妻子和两个无辜的孩子时,他心里满是气愤和无奈,临走时默默留下了200元钱。此后,这件事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于是,工作之余他又同村委会商量,为这家人办理了低保,同时为犯罪嫌疑人寄去了一封劝诫信,劝其认罪服法,认真改造,早日和家人团聚。陈文松的帮助使这名犯罪分子深受触动,加入了积极改造的队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战绩突出,陈文松先后荣获“临汾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临汾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临汾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一等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侦办案件是我的职责,确保平安是我的使命,我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身警服。”伴随着这句誓言,陈文松再次奔赴案发一线。

    记者 刘雅静

    ■群众感言录

    吉县车城乡桑村村民 刘刚善:陈队长心系百姓安危,不怕苦、不怕累,有他在,我们放心!

    吉县壶口镇陈家岭村村民 张鳌贤:陈队长秉公执法,不管有多难,都要想尽办法破案,为群众伸张正义。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