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义乌: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流动人口的“娘家”

2013-03-07 10:47: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去年1至12月,浙江省义乌市累计登记流动人口159.5万人,同比增加5.4%。流动人口给义乌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成为社会管理要面对的一道重要课题。鉴于此,义乌市于去年挂牌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简称流管局),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全力打造流动人口在异乡的“娘家”。【事例】

    帮助“流二代”上小学

    徐青是一名来自安徽的外来务工人员。此前,他一直为孩子在义乌上学的问题发愁。一次更换临时居住证的经历,让他了解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是帮助他们解决各类问题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徐青向义亭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的苦恼。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春节过后,徐青的孩子顺利进入义亭小学石塔分校上学。他激动地说:“谢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措施】

    三级网络服务流动人口

    去年,义乌市流管局积极推进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在县级市层面,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镇(街)层面,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并设立流动人口“一站式”综合服务办事窗口;同时,还在全市流动人口百人规模以上的村居、200人以上企业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目前,义乌市已初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专门机构牵头、职能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协同”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格局。外来流动人口有了相对独立的服务管理机构,在义乌有了“娘家”。【事例】

    解决社保问题“留心” 去年7月,义乌市流管局召集10多家异地商会代表座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加入商会的成员经济条件较好,能自行解决大部分困难。剩下的14万人大多是个体户,经济条件较差,离扎根义乌还很远。”义乌温州商会的王先生说,以社保为例,按照政策,在义乌经商办厂可以缴纳社保,但个体户却难以办理。如果能把社保问题解决,那在一定程度上能留住“新义乌人”的心。【措施】居住证+积分入学+积分入户

    去年,义乌市流管局提出“留心、暖心、归心”工程,制定两项法规,让“新义乌人”更好地融入义乌。

    首先是拟定 “义乌市居住证实施办法”,规定了居住证申领条件,对办理“临时居住证”和“居住证”可享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政策待遇作出明确规定,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维权服务等最需要、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其次是按照义乌市委、市政府建立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总体规划,义乌市流管局积极开展积分入户调研,目前已向义乌市政府提交了 《积分入户管理办法》,待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同时,还与教育部门沟通,开展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管理办法调研,解决流动人口最为关心的子女上学问题,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事例】

    “闭门羹”牵出在逃人员

    去年10月底,义乌市公安局佛堂派出所民警吴晓东在为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当登记到一名湖北籍男子石某时,却吃了“闭门羹”。

    据了解,此人在佛堂打工两三年了,却一直没有资料。吴晓东没有掉以轻心,第二天,他辗转在一家工厂找到了石某,核对其身份信息后,吴晓东发现石某10月初刚被湖北警方列为网上通缉的在逃人员,就立即将其控制。【措施】

    流动人口普查进村入户

    去年以来,义乌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境外人员大普查活动。在此基础上,义乌市流管局充分发挥用工单位、出租房东、异地商会等作用,建立精细化管理网络,对企业务工流动人口进行排查登记,及时采集新招录员工信息,注销离职员工信息,做到“人来及时登记、人走实时注销”。

    同时,针对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中普遍存在重复登记办证的问题,义乌市开发了流动人口短信查询平台,工作人员只要将流动人口身份证号码发送到短信平台,数秒钟内即可得到反馈信息,而《义乌市外来车辆及驾驶人信息采集系统》将外来车辆的基本信息纳入采集范围,方便了管理。【事例】

    用乡音宣讲十八大精神

    去年12月5日,义乌某公司礼堂里,1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聚在一起,认真倾听着老乡用乡音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这是义乌市流管局联合有关部门成立的十八大精神“乡音宣讲团”,宣讲团成员深入各企业为外来务工人员讲解十八大精神。【措施】

    优化服务流动人口内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义乌市流管局优化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内容,营造关心关爱流动人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义乌组织了外来流动人口十八大精神“乡音宣讲团”,聘请15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在各镇(街)进行宣讲,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义乌还开展“三送六进”、“浓情中秋”、“服务周”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宣讲法律法规,提供多项咨询及现场办理服务。(记者 陈正明 通讯员 楼 盼)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浙江义乌:帮流动人口就业“搭桥”
·浙江义乌重拳打击年末侵财犯罪
·浙江义乌赤岸派出所警事三则
·浙江义乌拟实行流动人口积分入户入学制
·浙江义乌警方打掉一“酒托”诈骗团伙
·浙江义乌国际贸易试点有了法律保障

·浙江义乌国际贸易试点有了法律保障
·浙江义乌:四手连奏和谐曲
·浙江义乌人民法院:健全机制 化解矛盾
·浙江义乌:四手连奏和谐曲
·浙江义乌:多项执法创新收获群众满意
·浙江义乌:“警灯闪烁”带来平安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