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伴着和煦的春风,神州大地又掀起一股雷锋热潮。50年了, 岁月之河悄无声息地流淌。时代的精华却在历史的拐角处沉淀下来,结晶成了我们学而不倦的雷锋精神。有人说,“雷锋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其实,雷锋 助人为乐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早已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雷锋,并没有走远,他就在我们身边。
老人们喜欢拉着民警们聊天。
陈凯在为敬老院老人剪头发。
去年,民警们带着老人去召家楼游玩。(资料照片)
头戴大盖帽,身着警服,扎根社区服务老人18个年头。在金杨敬老院的老人心中,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机动支队特勤二大队的一群群小伙子就是“活雷锋”。
“欢迎欢迎,小陈又来了,我激动的把饭盒都掉了下来。”今天下午,记者跟随二大队团支部书记陈凯走进金杨敬老院,看到小陈,敬老院的奶奶们有些激动,更多的是熟悉,不一会儿就拉着小陈聊开了。
没过多久,二大队的7、8位民警陆续来到敬老院,有的为老人理发,有的为老人打扫卫生;但老人最开心的,还是能见到这些亲切的民警,拉着他们聊家常。
敬老院邵院长告诉记者,小陈所在大队的民警,每季度都要来敬老院服务,帮老人干干活,陪老人唠唠嗑。每年春节、重阳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每年 一次,小陈他们还会组织老人们出去旅游。“每次都有好几个地方可以选择,去年大家选了召家楼,都是小陈开着车,带着我们到处走。”边说,邵院长边拿出照片 给记者。她说,18年来,无论民警换了几次,这种为老服务的精神一直没有丢过,二大队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持续来敬老院服务的单位。
在小陈为老人服务的9年中,他体会到了以前作为独生子女无法体会的心情。现在,也更会关心家里的父母和老人。“以后,我的父母年纪大了,也可能会去敬老院,如果有年轻的晚辈常常来照顾他们,我们也会很放心。”
记者了解到,二大队是一支专职从事交通警卫工作的队伍,大队主要工作包括内、外宾的交通警卫开道工作;大型会议、大型活动的场馆交通警卫工作; 日常的交通执法整治和排堵保畅工作。在世游赛、全国厅局长会议、城市交管工作会议、上海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大队三警组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青 年文明号”称号。
除了为敬老院服务,二大队日常的帮扶对象还包括贫困的孩子,同时还不定期为街道、社区居民、幼儿园等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也许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了他们日常的工作与服务中。
·两会授权发布: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
·上海召开全市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会议
·上海新出台检察检务公开的实施意见
·[视频]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
·上海铁路法院打造“上海标准”
·上海“三八”妇女维权周启动丁薛祥出席仪式
·上海“三八”妇女维权周启动丁薛祥出席仪式
·上海一线交警试用抗霾“隐形口罩”
·上海要求青年检察官到基层锻炼
·上海长宁法院审结百余起“危险驾驶”案
·上海铁警干部随车添乘保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