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河南省沁阳市人民法院的法官们驱车30多公里,翻山越岭来到常平乡山路平村,开庭审理村民赵翠荣诉其养子的赡养纠纷案件。
70年前,不到20岁的赵翠荣经人介绍由山西远嫁到沁阳市的山路平村与张进财结为夫妻。婚后由于多种原因夫妻两人未生育子女。后经亲友帮忙收养一子,取名张有福。就在儿子张有福23岁那年,张进财因病离开人世。此后,赵翠荣带着儿子辛勤劳作过日子,两年的光景,就盖起了5间两层小石房,也给张有福娶了媳妇。
结婚后,张有福的妻子和婆婆之间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常常发生争吵。时间长了,张有福和妻子对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顾得也没以前那么周全。赵翠荣常常为此与儿子、儿媳争吵。张有福为避免与老人吵架干脆搬到县城居住,将89岁的赵翠荣留在家中,不管不问。街坊四邻看不下去了,请村里有威望的人先后5次从中说和,都没成功。赵翠荣一气之下将儿子告上法庭。
法官在了解情况后,多次邀请当地的村干部和张有福的亲朋好友对双方进行诉前调解,但都没有效果。法官决定到赵翠荣的家中开庭审理此案。经过一番耐心的劝导,该案最终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张有福当场表示今后将尽力赡养老人、照顾好老人,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听了儿子的话,赵翠荣对在场的人说:“法官帮我了结了心事,儿子答应照顾我的日常生活了……”赵翠荣的脸上乐开了花。
图①:法官们携带国徽、卷宗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前往赵翠荣的家。
图②:法官们在赵翠荣的家门口开庭审理她和养子的赡养案。
图③:法官结合以往判决的案例给张有福做调解工作。
图④:案子调结后,听了儿子的表态,赵翠荣的脸上乐开了花。
图⑤:张有福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图⑥:法官在临走之前和张有福一起将赵翠荣搀扶进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