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川省法院集中开展“司法大拜年”活动以来,峨眉山市法院紧紧抓住“春节”节点,有效采取利民措施,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制度,畅通司法救助通道,大力开展司法救助、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畅通立案救助通道。设置导诉台、电子公告屏、触摸查询系统等便民诉讼设施,做到司法救助制度上桌、上墙,主动告知当事人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用的权利、条件及办理流程,精心制作格式申请文书,努力为当事人提供“零距离、一站式、高效能”的诉讼服务。推行邮寄立案、上门立案、假日立案、现场立案等多元化立案方式,尤其针对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儿童、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快捷立案。共立案受理各类案件641件,其中涉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案件167件。为29案为51名当事人依法准予缓、减、免诉讼费10.3万余元。
二是畅通审理救助通道。对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追索赔偿金、劳动报酬等案件,依法做到优先排期,优先审理,优先兑现执行。仅峨山法庭就当庭兑现58名农民工工资近16万元。对“三养”、邻里纠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案件,积极开展巡回立案、办案26件,减少当事人诉讼诉累。
三是畅通救助审批通道。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人,做到简化程序,快速办理,依法给予司法救助金,并适当放宽对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儿童、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审查条件,拓展司法救助范围,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制度作用,体现司法救助人文关怀。共为2案2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6万元。
四是畅通执行救助通道。实行风险权益告知制度,强化诉讼指导和法律释明工作,积极开展“集中执行、集中兑付”专项执行活动,对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申请执行的案件,特别是涉及拖欠劳动报酬、农民工工资、工程款以及“三养费”案件,进入快速执行通道,进行集中执行、及时执行、集中兑付、及时兑付,必要时,依职权采取裁定采取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措施,防止个别用工单位抽逃资金,转移财产。共为56案56人集中兑付执行款70.2余万元。
五是畅通综合救助通道。积极争取市委、人大、政府等部门支持,主动专题汇报司法救助情况,增加司法救助专项经费。通过与司法、民政、人社、残联、信访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借助多元力量,积极构建救助联动机制。加大对刑事、民商事、行政审判案件和执行案件中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及其亲属的救助力度,把单纯发放救助款物同协调当地政府,解决低保、医保以及其他生产生活困难结合起来,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六是畅通救助宣传通道。创新形式,将司法救助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在闹市街头、乡镇文化站、休闲广场等群众聚集点,积极开展送法制春联、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活动5次,发放立案须知、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司法救助须知、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条件、程序等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达100余人次。(峨眉山市法院 耿俊磊)
·四川峨边检院“三个到位”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王海萍:2013年将努力推进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高院院长王海萍与网友在线交流
·王海萍:四川法院正在打造一流队伍 争创一流业绩
·四川法院把2012年定为阳光司法年加大司法公开力度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高院院长王海萍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高院院长王海萍
·四川确定23个法警编队为示范单位
·四川法院开展“司法大拜年”全力服务民生
·四川建立定期举行升国旗仪式长效机制
·四川宜宾:筠连县首个社区矫正执法大队获批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