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2013全国两会> 两会聚焦

为“中国梦”凝聚制度力量 ——十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回望

2013-03-05 16:49: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5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了法律草案、法律解释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93件,通过86件,一批支架性法律的出台,确保了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并不断完善。

    刑法就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因为削减了13项死刑罪名、凸显了人权理念而饱受好评。

    在力促公平正义的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也结合开展执法检查,关注社会和民生领域立法,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

    ——结合开展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有针对性地修改法律,解决劳务派遣滥用问题,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

    ——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制度上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制定出台精神卫生法,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作出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电子信息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部部法律制定或修改的背后,彰显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人权的立法宗旨,打下的是法治中国的坚实根基。

    民意——网上立法意见最高超55万条

    虽然法律草案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已不是新鲜事,但劳动合同法修改时征求到55万多条网上意见,还是成了2012年的一大新闻。

    55万多条!这是迄今法律草案网上征求意见的最高纪录。2012年12月完成修改的劳动合同法,把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资本金要求提高到200万元,细化了“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岗位的含义,并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控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这一条条改动直达人心,回应了网民对劳务派遣的关切。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根本政治制度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