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开,快闪开,马惊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人惊恐地大喊。
路上的行人本能地向两旁躲闪,人群让出了一条通道。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飞奔而来,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铁链,铁链的另一端,半扇门板像刀片一样,随着惊马的奔跑,左右横扫。不远处的前方,几个刚放学的孩子在幼儿园的门口玩耍。
“啊……”千钧一发之时,一个瘦瘦小小的军人一声大喊跳了起来,抱住了马的脖子。
救火灾 拦惊马
1987年,对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队长陈凤伟来说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20岁的陈凤伟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集团军服役。
在那个春天的傍晚,作为班长的陈凤伟正带领班上的战士在一个小山岭上操练,忽然听到不远处的村庄有人喊:“失火了!快救火呀!”陈凤伟立即命令战士停止操练,顺着喊声,朝着烟雾的方向跑过去。
“不得了了,快救火呀!”一名中年妇女见到解放军来了,抓着陈凤伟的胳膊,带着哭腔喊道,“我的身家全在那个小红箱子里了,叫我怎么活呀!”
陈凤伟一边命令战士们从压水井压水救火,一边把自己身上弄湿,抱着头冲进了火海。不一会儿,陈凤伟从着火的平房跑了出来:“大姐,是不是这个?”中年妇女一把抢过了陈凤伟手中的小木箱:“就是它,就是它……”
陈凤伟转身和战士们一起救起了火。
在战士和村民们的帮助下,火被扑灭了。
“那件事以后,部队首长在大会上表扬了我,还专门授予了我三等功。”陈凤伟说,“我心里可高兴了。”
正当救火的事从陈凤伟的生活中渐渐淡去的时候,又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同一年的秋天,陈凤伟所在的部队准备将驻地转移到别的地方,领导派他到附近的市场采购一些用品。
陈凤伟正在市场里专心淘货,忽然听到一阵骚乱,有人喊:“马惊了!”一回头,一匹黑色惊马正朝这边飞奔。路中间的行人纷纷躲闪避让。“解放军!”不知谁喊了一声,马儿已飞快地跑了过来。陈凤伟扔下手里的东西,紧跑几步,纵身一跃,双手抱住了马的脖子,可是由于身单力薄,试了几次,都没能使马停下来。狂奔的惊马把陈凤伟拖出了十几米。
“快帮帮解放军!”人群中不知又有谁喊了一句。接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跑了过来,众人合力,终于制伏惊马,让马停了下来。陈凤伟喘着粗气准备回去捡回刚才情急之下扔掉的东西。这时,一个老头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看看被制伏的马,看看手臂上还淌着血的陈凤伟,再看看十几米的前方还在矿区幼儿园门前玩耍的孩子,老人扑通一声跪在陈凤伟的面前,失声痛哭起来:“太谢谢了,这要是撞着个孩子,我一辈子也赔不起呀……”
陈凤伟赶忙把老人扶了起来。原来,老人一大早赶着马车到集市上卖菜。来到市场,他把车子卸下来后,把马用铁链拴在了路边一个栅栏的半扇门上,之后便自顾自地卖菜了。不知哪里传来一声巨响,马突然惊了,抬起两个前蹄,猛地一下把半扇栅栏门从地上拔起,带着门板冲了出去。集市里人多,前面又有个幼儿园,这一下可把老人吓坏了,脸色苍白的老人不停地向陈凤伟道谢。矿区的几个老工人围着陈凤伟不停地说:“解放军好呀!关键时候,还是解放军顶用!”
“特别巧的是,那天一名解放军报的记者就在现场,他查到了我所在的部队,并把这件事宣传了出去。”陈凤伟说,“那年,济南军区授予了我‘建功章’,年底,我又被部队授予二等功。”
同一年里,被授予三项荣誉,陈凤伟的心里甭提多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