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为“雷锋们”撑起权益保障伞

2013-03-05 12:49: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3月4日早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对外联络办公室的干警姜婕刚上班,就接到一个询问电话。原来,有位志愿者对房山法院举行的公益讲座很感兴趣,却忘了具体地点。

    挂掉电话,姜婕就赶紧忙活起来:摆正椅子,调试设备,擦拭授课白板……为即将举行的讲座做准备。

    这天,同样紧张、忙碌的还有志愿者阮小英——作为此次公益讲座的主讲人,她和姜婕同为厉莉爱心团队的成员。为了给广大志愿者们提供最实用的知识,她这段时间没少忙活,制作了《“雷锋们”应如何保护自身权益?》的课件。

    上午9点半,讲座如期开始。司法公益教育服务中心里坐满了慕名而来的志愿者。“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意外受伤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志愿者帮助他人时不小心造成对方伤害该怎么办?”阮小英的这些有关志愿者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的话题立刻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力。

    讲座进行过程中,有位法官悄悄地坐在了后排,虽然她不想影响大家,可她的到来还是引起了志愿者们的“围观”,她就是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厉莉爱心团队负责人、知识产权庭筹备组负责人——厉莉。厉莉法官今天在参加完北京市的一个学雷锋活动后,便第一时间赶来参加这次讲座。

    讲座结束后,志愿者们和厉莉就学雷锋、做志愿活动交流起来。厉莉说,法官的公益行为,更应立足本职,体现职业价值。房山法院的司法公益教育服务中心就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以涵养法治土壤、培养公民法治思维为己任的,通过这个平台,广大干警登上讲台,也因此锻炼提升了司法业务能力和法律理论水平。志愿者则形象地称房山法院的干警是“志愿者的志愿者”。他们说:“这个讲座为‘雷锋们’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平台,鼓励更多公民从事志愿行为、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体现着在道德建设领域法律的担当。”

    记者还了解到,这些“志愿者的志愿者”主要来自房山法院厉莉爱心团队。就在前不久,这个团队被北京市委宣传部和首都文明办评选为“身边雷锋”标兵团队。团队的成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公益善举。团队号召干警积极开展“微公益”,提倡“用触手可及的爱心传递触手可及的文明;用触手可及的善行体会触手可及的快乐”,从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关注公益,奉献爱心。

    图为3月4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正在为志愿者培训。

    马晓琴 摄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为了知识产权庭早日成立 ——房山法院厉莉法官拜年记
·厉莉:忙并快乐着
·厉莉:树立司法公正 向民众传递司法信心
·厉莉: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法官
·全国优秀法官厉莉:情系群众 携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