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11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傅莹向中外媒体介绍了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接受记者提问,回应转变会风、反腐立法、政治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
傅莹指出,这次大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同时也是国家机构换届的大会。这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7日上午闭幕,会期12天半。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为3月11日12时。
据悉,本次会议将召开多场记者会,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就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邀请全国人大机关有关负责人和部分代表就立法工作、代表履职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谈会期:较前两届压缩一天
在回答记者关于压缩会期的问题时,傅莹说,根据改进会风的要求,大会秘书处对能不能压缩会期、如何压缩会期进行了研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五年一度的换届大会,议程比较多,内容也非常丰富,都是事关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让代表们充分地讨论和审议这些重要议题;同时在程序方面,也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今天上午,大会主席团已经严格地根据法律、依照程序确定了这次大会的日程,与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相比,这次大会会期减少了1天的时间。
谈反腐: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针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反腐败问题,傅莹强调,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要及时修改完善反腐败法律,要狠抓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要求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自己的权力。
傅莹说,关于反腐工作,大家关心的是如何进一步推进、怎么能够制度化地形成廉洁政治、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我相信政府部门、各个方方面面、主管部门都在加紧研究。”
傅莹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这个问题一直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在健全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做了很多努力,要做到有法可依。比如说,制定和修改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务员法、反洗钱法、政府采购法等等。这些法律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傅莹强调,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形势非常严峻,加强廉政建设任重道远。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要及时修改完善反腐败法律,要狠抓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要求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针对现在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也需要多倾听社会的意见,加强研究论证。希望能够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变化,能够把反腐倡廉工作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
谈政改:中国已找到正确道路没理由不坚持
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提问时,傅莹表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能一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照搬别人的模式,否则中国就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样的说法不公平也不准确。”
她指出,中国上上下下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是有着广泛的政治共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的法宝,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成绩。”
同时,傅莹表示,“我们面临的挑战、面临的困难也是非常严峻的。大家谈起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这种忧患意识、这种担当的压力是很大的,这一点相信我们是有数的。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改革、靠开放。刚刚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而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改革思路。”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傅莹介绍,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有一个专门的章节论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傅莹说。
傅莹最后强调,中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道路,而且正在取得成功,我们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13亿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足以使我们能够克服困难、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记者 唐琳 沈磊磊)
·法治思维:治国理政的新思维
·倪英达代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刘桂明:有一种思维叫做法治思维
·让法治思维更加深入人心
·以法治思维助推经济发展
·法治思维推动未来改革发展前行
·法治思维推动未来改革发展前行
·莫纪宏:离开法治思维建不成法治政府
·卢希讲述检察官办案中法治思维的传播和运用
·姜明安谈法治政府下的法治思维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执政能力建设
·张宝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方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