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五年检察印记之检察制度篇 根深叶茂永长青

2013-03-02 09:17: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图表制作/姚雯

    历史是文明的记录,历史是进步的基石。传承历史是全体检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望五年,具有光荣传统的人民检察制度,在新一代检察人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中,又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领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这棵参天大树愈发根深叶茂,充满生机。

    高举旗帜,理直气壮守好脚下阵地

    人民检察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人民政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司法制度的基本要素。她承载着几代检察人的探索与艰辛、光荣与梦想,是全体检察人员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智力源泉。

    2008年6月7日,履新不到三个月的曹建明检察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必然性,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检察制度的本质区别,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特色,发挥人民检察的优越性。”

    一个月后的2008年7月9日,曹建明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他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特征,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实现检察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有机统一。

    同年9月,他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

    之后,在每年的全国检察长会议、全国检察长座谈会、全国两会,以及2011年7月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等各种重大场合,他都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2011年9月23日,纪念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具有标志性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曹建明深情回顾了人民检察的光辉历史和成就,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宝贵经验作了高度概括,提出了“四个必须坚持”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努力实现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把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检察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五年来,从上到下,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已经入脑入心,变为自觉行动。

    高检院编制《“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时,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作为专章写入,体现了最高决策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坚定信心。

    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铭暄说:“作为人民检察制度的坚定拥护者,衷心祝愿我们的人民检察机关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得更好更出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与时俱进,始终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实践发展没有止境,认识真理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永远是检察理论和检察实践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2008年以来,检察理论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检察制度建设和检察改革重点任务,围绕检察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进行思考和探索,推动了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加强了对检察工作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研究。着眼于强化法律监督职能,认真研究如何改革和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和程序问题、侦查活动法律监督问题、刑事审判法律监督问题、对刑罚执行监督的法律监督问题及对民事执行工作的法律监督问题等;着眼于强化自身监督,认真研究如何完善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如何从涉检信访中反思工作、如何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制化问题等;着眼强化高素质队伍建设,认真研究加强队伍教育、管理、监督的措施,加强对检察职业道德和执法公信力建设的理论探索等;着眼于抓基层打基础,认真研究解决基层检察院人才短缺、案多人少等现实困难的措施等。

    加强了对检察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及时进行了提炼总结和归纳概括。主要探索了检调对接、刑事和解等机制;探索了附条件逮捕、附条件不起诉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探索了侦防一体化以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探索了对重大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案件的公益诉讼、督促起诉;探索了同步介入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机制;探索了下访巡访、民生热线等司法为民措施;探索设立乡镇检察室、检察联络站、聘请检察联络员和巡回检察等新形式;探索了涉检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机制等。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实施前的理论研究空前热烈。高检院有关业务厅局、检察理论研究所、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日报社等部门多次举办“两法”修改与检察制度完善研讨会,邀请刑诉法、民诉法、宪法、检察实务界的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刑诉法、民诉法修改对检察制度发展完善的重大影响、如何进一步推动检察制度的发展完善、如何通过理论研究推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省市县院也积极围绕重点开展研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措施,这些思想和措施,有力指导了检察实践,确保了修改后的“两法”在检察机关的顺利实施。

    五年来,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探索给检察机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注入了无限生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韩大元说,检察事业兴则法治兴,检察院是搞好国家法治建设极为重要的机构,其作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不容削弱。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强化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使我国的检察体制成为世界法律制度中的一朵奇葩,充分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

    推动发展,丰硕成果不断促进制度完善

    理论是制度的根基,系统化的制度理论是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

    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检察理论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深化对理论工作规律性的认识,积极推动检察理论建设,使检察理论研究出现可喜的变化:

    更加注重融入检察工作实践。围绕检察机关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落实“三个强化”总要求,围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等,加强对执法办案、队伍建设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对立足职能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研究,对检察改革的前瞻性研究等。同时,配合立法机关做好行政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的研究论证工作,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更加注重增强检察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系统研究检察制度的内涵、本质、功能和特征,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职能及检察活动基本原理等,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更加注重科学吸收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加强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深化对我国检察制度的认识。同时,深入研究国外检察制度中保障人权、客观公正、检察一体、监督制约等机制和做法,准确把握世界各国检察制度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使我国检察制度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五年来,理论研究如火如荼。高检院连续召开五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公布了389名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举办了全国检察理论人才培训班、在全国范围征集检察理论研究论文、公布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等;各省级院普遍成立检察理论研究机构,开展理论研讨,最基层的县区检察院也都普遍成立了检察理论研究部门。

    特别是2012年5月20日中国检察学研究会的成立,把我国检察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法学和法律界普遍认为,此举是中国法学界和检察机关的一件大事,对于大力加强检察理论建设、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成立后,其下属的检察基础理论、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公诉、刑事诉讼监督、民事行政检察、金融6个专业委员会紧紧围绕检察机关的中心工作、围绕为检察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积极开展研究,理论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

    五年间,产生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出版检察理论专著730多部,在知名及核心期刊发表检察理论文章3800多篇;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检察制度发展史理论、检察制度原理、检察机关组织结构理论、检察权理论、检察活动理论、检察管理理论等。检察理论研究取得的显著成效,对于坚持、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伟大的时代和创新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研究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一定会呈现出更为广阔、灿烂的发展前景!(郭洪平)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五年检察印记之国际合作篇 密织天网惩腐恶
·五年检察印记之检察文化篇 春风化雨入心田
·五年检察印记之科技强检篇 敢立潮头领新风
·五年检察印记之外部监督篇 引得清泉濯我身
·五年检察印记之检察改革篇 砥砺创新激活力
·【组稿】五年检察印记:1 2 3 4 5 6 7 8 9 10

·【组稿】五年检察印记: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年检察印记之基层建设篇 强基固本谋长远
·五年检察印记之队伍篇 淬火成钢铸铁军
·五年检察印记之内部监督篇 目光内聚正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