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很快在我们眼前划上了句号,但是,在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所有新闻尤其是法治新闻,实际上远远没有画上句号。从法治新闻的视角看,我们将如何概括与总结?
此次项目评选出的“2012中国十大法治新闻”,可以说,有高度、有广度、有热度。其中既有从年度最大新闻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炼出的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最新表述,也有事关一国最大法律地位的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的最新概括,还有与司法改革有关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首次发布与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全国首次联网,又有诸如足坛反腐、“三公”经费公开、“微笑局长”事件等涉及政务公开与官员廉洁从政的最新警示,更有校车安全事故、流浪儿童救助、“酒鬼”塑化剂事件所引发的最新立法思考。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点评这十大法治新闻。
第一,到底什么是法治新闻?我认为法治新闻应大致具备如下标准:一是能够增进我们对法律信仰、法律精神、法治理念的理解;二是能够改进司法公信力与社会管理;三是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四是能够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第二,这些新闻为什么能够入选“2012中国十大法治新闻”?无论是从制度建设成就还是从学术研究成果,抑或从法治案例、法治人物等角度解读,这些新闻之所以能够入选,是因为其各具特色、各显风采。具体说来,各有其关键与内涵。当然,都与法治有关,都离不开民主与法治。我认为,第一条新闻是因为它强调了法治的程序与规则;第二条新闻是因为它解决的是一个公权与私权的问题;第三条新闻是因为它解决的是预防与惩治的问题;第四条新闻是因为要解决的是制度与改革的问题;第五条新闻解决的是一个管理与服务的问题;第六条新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公开与保密的问题;第七条新闻需要解决的是腐败与廉政的问题;第八条新闻是因为关注了安全与教育的问题;第九条新闻是因为要关注公平与正义的问题;第十条新闻是因为针对了安全与责任的问题。
综上所述,这十个原因才使这十大新闻能够成为十大法治新闻。可见,这是有理由、有前提、有基础的。
第三,这十大法治新闻到底彰显了什么?我认为这十大新闻彰显了三个结论:一是法治是一个想法,也就是说法治是一种思维,法治是一种精神,法治是一种信仰,法治是一种理念,法治是一种价值观。二是法治是一种说法,所谓说法,就是说法治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监督权,是一种知情权,是一种希望和呼吁。三是法治是一种做法,也就是说法治是一种方式,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行动。
想法决定说法,说法决定做法,我们希望法治在中国能够真正成为一种从信仰到行动的延伸,从理念到实践的对接,从表达到权利的实现。所以,这十大法治新闻告诉我们,法治在中国是一个过程,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有理由期待,也有信心期待,法治在未来的中国应该能够想得更好,说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做得更好。(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总编辑 刘桂明)
·让法治思维更加深入人心
·【推荐】法治思维将推动未来改革发展前行
·法治思维推动未来改革发展前行
·以法治思维助推经济发展
·莫纪宏:离开法治思维建不成法治政府
·卢希讲述检察官办案中法治思维的传播和运用
·卢希讲述检察官办案中法治思维的传播和运用
·姜明安谈法治政府下的法治思维建设
·张宝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方式能力
·人民法院报:法治思维养成的几个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