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吉林省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基层维稳 “一一零”工程

2013-03-01 13:27: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吉林省长安网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开展“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百姓说事点”和民间纠纷“零激化”行动(简称司法行政基层维稳“一一零”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列入2013年省政府重点工作。为深入推进“一网一点零激化”,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建设平安吉林的要求,制定工作措施深入推进“一一零”工程。

    一是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向交通、医疗、物流、林业、劳动争议、互联网、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重点行业或专业领域,向流动人口聚居区、工业园区、集贸市场、物业小区、旅游区等重点区域,向基层法院及派出法庭、检察院、公安派出所、消费者协会、信访等部门延伸,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向社会化拓展。

    二是探索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在全省积极推广利用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拓展人民调解队伍专业化的有益探索模式,建立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和人民调解员专家库,探索建立“人民调解超市”,为基层群众提供“定制式”人民调解服务,推进人民调解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三是推进矛盾排查常态化开展。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坚持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百姓说事点”建设,延伸人民调解工作触角。在小卖店、彩票站、文化站(院)等固定“说事点”建设的同时,加强在集贸市场、健身点、公园、广场等群众聚集的地方建立流动“说事点”,配备“流动调解车”等必要的流动设施,为百姓搭建更多的社情民意反映的平台。

    四是推进纠纷调解向法治化迈进。完善信息收集、分析、报送制度,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资源优势,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机构和人员,深入社区、深入村(屯),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法律宣传讲解,解答生产生活中涉法问题,参与调解涉法涉诉等疑难复杂纠纷,指导调解协议书制作,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变被动调解为主动化解,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实现民间矛盾纠纷“零激化”。

    五是推进工作机制向规范化运行。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标识(徽章)、工作制度、工作程序、文书格式“六统一”及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协议制作、登记、记录、档案、统计报表“六规范”;建立完善学习培训、社情民意分析、重大纠纷集体讨论、重大疑难纠纷报告、档案管理制度五项制度,形成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体系。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吉林省公主岭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发挥显著成效
·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战士清理积雪保飞机安全
·吉林省城市低保补助标准提高
·吉林省防火安全委员会:整改隐患 严防火灾
·吉林省工商系统开展专项整治保障春节消费安全
·春节期间吉林省公路客运平稳运行

·春节期间吉林省公路客运平稳运行
·吉林省领导节日期间慰问执勤民警检查安保工作
·吉林省省长:为吉林振兴发展作出新贡献
·吉林省公主岭市强化食品监管
·记者走进吉林省安置两劳释解人员基地 彩虹桥怎样铺设回家路
·吉林省公安厅作出部署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