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北京市西城法院大厅首设人民调解室

2013-03-01 13:06: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2年春节前夕,北京市西城区人保局的行政调解室里,几十名滞留在京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终于拿到了返乡过年的近50万元劳务费。农民工们没有想到,三天时间,他们就在法官的帮助下,通过劳动争议调处对接机制拿回了被拖欠已久的劳务费。这仅仅是西城法院劳动争议调处对接机制解决的1030件劳动争议纠纷之一。至今,西城法院与辖区各委办局、行业协会建立的调解室,已经使3000多起各类矛盾纠纷,没进法院大门就化干戈为玉帛。

    法院大厅首设人民调解室

    走进西城法院立案大厅,一个挂有“人民调解室”铜牌的房间十分引人注目。在北京法院中,西城法院首开先河将“人民调解室”引进法院。对于前来法院要求立案的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纠纷当事人,建议通过“人民调解”先进行“过滤”。

    学生小邰的市政交通校园卡到期去办理退卡,却因为卡面有折痕而被拒绝退还押金。小邰来到西城法院要求立案,起诉一卡通公司。人民调解员了解到情况后,帮助小邰索回了押金。

    各行各业都有法院“和事佬”

    西城法院民一庭负责人高峙告诉记者,“2008年《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迅猛上升。考虑到劳动争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2009年西城法院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建立了‘劳动纠纷调处联动机制’,由区人保局的工作人员充当法院‘和事佬’。”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劳务纠纷特别是建筑领域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纠纷,由人保局先行调解,调解成功后,法院以决定书的形式进行司法确认。该机制实施以来,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030件,当事人自动履行率为99.8%。

    如今西城区的各委办局、行业协会都有与法院合作设立的调解组织,形成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立体网络。数千件矛盾、纠纷在到法院起诉之前就已经被分布在大街小巷的调解组织说和、化解,为老百姓减轻了大量诉讼成本。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北京市西城搭建快速应急救援网络
·北京西城检察院分析企业高管犯罪多因“权”
·北京西城:网帖微博助力城管便民服务
·北京西城分局广内派出所建立义务消防小分队力保辖区消防安全
·北京西城:附条件不诉助少女踏上圆梦路
·北京西城法院签百家诉调对接协议目标完成近50%

·北京西城法院签百家诉调对接协议目标完成近50%
·[视频]北京西城法院与六单位签诉调对接合作协议
·北京西城民警与“老外”聊家常
·北京西城:特殊刑事案当事人可获法律援助
·北京西城法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北京西城:为每位代表委员订检察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