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青海省多巴劳教(强戒)所以养成教育促矫治质量

2013-03-01 11:07: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青海长安网 

    “养成教育”是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教育手段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以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为核心,以语言、行为、意识、习惯、思维养成为基础的一个综合性教育理念。养成教育的最终产物是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在这里我们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教育矫治目的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方法,就如何提高强戒人员教育矫治质量;如何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操;如何使强戒学员改正恶习,回归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正常生活中谈以下几点:

    (一)强化“责任意识”教育为基点

    强化责任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基础点,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个个体想要更好的被大众愉悦的接受,责任意识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对己责任意识和对它责任意识。强戒学员自入所以来被管理的集体生活伴随始末,如何更快地适应被监管的生活是初期戒毒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责任意识可以使其更好地渡过初期的迷茫与孤单。在对己方面加强个人责任意识培养,打破个人行为即私人行为的认知,使其清楚强戒学员个人行为优良与否直接与戒毒诊断评估相联系。在对它方面加强班级、大队集体责任意识培养,在学员的一日行为中始终突出强调全体学员良好的个人行为突显班级、大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两年的强戒生活里,把学员对己、对它的责任意识教育渗透于强戒生活之中,以此来取得养成教育基础实效性。

    (二)以“遵守秩序”教育为抓手

    秩序是指学习、生活、习艺中要讲究客观规律和程序的要求,具体是指学习中遵守课堂纪律,生活中遵守所规所纪,习艺中遵守生产程序,遵守秩序教育是养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强制隔离戒毒生活的重要表现就是秩序井然有序,生活井井有条。在教育矫治过程中我们以此为抓手改变强戒学员在社会上养成的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自由散漫的坏习惯,从教育初期的被动遵守到以后的主动服从,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时刻刻去被提醒、被警示;是需要贯穿所内戒毒全过程;甚至是需要他们在出所解除强制期限以后不断的自我坚持、自我加强的长期过程。从另一个方面讲,只有不断的加强遵守秩序教育才能使个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的深化,才能按照强戒场所容许的规则来从事“三大现场”相关活动。

    (三) 以“亲情、友爱”教育为构件

    亲情是很多强戒学员的“救命稻草”,相当一部分学员在所外时没有过多的注意到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最基本的情感存在,但是当他们失去自由开始强制隔离戒毒生活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妻儿,想到自己两年的戒毒生活他们是否会来看望自己。所以亲情、友爱是教育矫治手段的重要构件。在日常的强戒生活中,以责任意识教育为基础,加强亲情、友爱教育可以使他们教育改好率事半功倍。亲情、友爱教育最终体现在他们对家庭的态度,对亲人的情感回馈。在他们的个人责任意识的到升华后上升为家庭责任意识,用亲情、友爱教育加强他们对家庭重要性的认知,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去思考自己乃至家庭所要付出的代价,使其慎重、三思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矫治质量的目的。

    (四) 以“积极上进”教育为引导

    上进是指具备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它是一种意识的同时又是一种意志,上进教育在注重宣传引导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榜样性、示范性,主要靠管教民警和积极戒毒学员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该员的上进心,让其直白的看到积极戒毒带来的诸多好处,从心里上树立戒毒等价于使自己生活更美好的良性暗示。上进教育的重点在于时刻把握学员的心理动态,特别是处在情绪波动期的人员,应该提早介入引导,用“正思维、正精进”使其自我发现问题所在,走出心理误区,增强学员的抗挫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最后“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矫治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的管理、教育中,它不仅增加了教育矫治手段的多样性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适应性,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养成教育”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文\张建军 黄丽)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青海省检察院出台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措施
·青海省委政法委认真开展“四推进四强化”活动
·青海省检察官文联成立
·青海省公安消防部队全力确保元宵节安全
·青海省委政法委开展“四推进四强化”活动
·[视频]青海:青海省检察官文联成立

·[视频]青海:青海省检察官文联成立
·青海省第二十五次法院工作会议召开
·青海省委领导寄语检察机关始终如一服务工作大局
·青海省开展打击冬季煤炭盗采专项行动
·青海省委政法委荣获2012年度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青海省2012年65万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