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关注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2013-03-01 11:15: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在2月28日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通过,标志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拉开大幕。

“大部制”推进新一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2月28日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并建议国务院将该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在方案中,“服务型政府”、“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要点引人注意。全国两会上,新一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将拉开序幕。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三权分设”、“部门调整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结合”以及“对职能交叉重叠、矛盾问题突出部门的调整”将成为本轮“大部制改革”的三大亮点。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启幕 “悬念”欲解

    破冰于2008年的“大部门制”改革受到各方瞩目,当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8个减至27个,“大工业”“大交通”等“大部制”设想初步实现。

    去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显示中央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决心。

    二中全会公报释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原则性思路,但具体如何操作,诸如“大部门制改革走向何方”、“哪些机构会被调整”等人们关注的一些悬念,都要等到3月初方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时才能揭晓。

 

机构改革关键词之一:“大部制”与“小政府”

对于政府机构改革,公众关注撤并了哪些部门、人员如何安置等,这当然是机构改革必然面临的问题,但这并非大部门制改革的主要看点。衡量机构改革是否成功,并不在于撤并几个部门,而是要看机构设置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否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提高。

 

机构改革关键词之二:削权放权

2008年“大部制”改革,交通运输部成为5个新成立部委之一。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邓小平曾如此评价机构改革。1982年至今历经31年,这场改革仍在延续。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机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触及的是政府放权与削权,“改革最困难的就是理清政府权力清单,清楚界定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权力,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一方面是放权,也就是下放权力;一方面是削权,也就是权力转移,向社会转移。十八大报告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本轮即将展开的改革,是上述行政三分制改革目标的延续,“部门会做"微调",调整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内部关系,而不是过多看重外部部门合并。 详细>>

 

机构改革关键词之三:转变职能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把转变职能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地方放权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以相当的篇幅强调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到行政体制改革的突出位置。这一改革取向,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逐步转移出去,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政府职责体系为途径,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不断完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详细>>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两会前瞻:“大部制”推进新一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专家称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削权放权是关键
·十八届二中全会今召开将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