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湄公河“10·5”案四名罪犯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将于3月1日在云南昆明被依法执行死刑。
糯康案的依法审判,体现了我国刑事法律相关规定。案件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的各项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糯康等4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手段特别残忍,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极其严重,依法应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对4名罪犯执行死刑不仅将告慰无辜被杀害的13名中国船员亡灵,更彰显了我国司法主权,体现司法机关对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最高法院负责人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答记者问并发布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出台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贯彻,取得了哪些效果,是否会导致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是否会导致“花钱买命、赔钱减刑”现象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长高贵君、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27日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3起人民法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典型案例。被告人赵全喜等抢劫案判决的典型意义,在于其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从严、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的刑事政策。被告人钟韩越盗窃案判决的典型意义,在于其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从宽、防止和减少社会对抗的刑事政策。被告人杨俊祥故意杀人案判决的典型意义,则体现了人民法院宽严相济、追求刑罚效果最大化的刑事政策。 详细>>
人民法院对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呈严打趋势
记者27日上午从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7年以来,人民法院对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呈现严厉打击趋势,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重刑率持续提高,从17.58%提高到了22.91%;非监禁刑率持续降低,从48.75%降低到了38.08%。
2008年以来,人民法院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严重危害国家政权稳固和社会治安的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严重毒害人民健康的犯罪,作为严惩的重点,依法予以从重处罚。2008年至2012年5年间,人民法院对严重犯罪判处的重刑率始终处于高位如强奸罪的平均重刑率为37%,绑架罪为76.33%,故意杀人罪则达到了82.02%。详细>>
2012年岁末,《人民法院审判运行机制构建——成都法院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公开发行。这本书记录了四川成都法院历时五年七个阶段探索构建审判运行机制的心路历程。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部关于审判运行机制理论和实践成果的专著。近日,记者有机会走进成都两级法院,亲身感受被学者称为“成都法院模式”的审判运行机制运行情况。详细>>
江西省司法协理网络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展示出积极的辐射效应,实现了人民法院、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三赢”,不仅夯实了法院工作的群众基础,司法的社会认同度日渐提高,而且优化了综治工作的网络平台,使多元解纷机制运行更加顺畅,尤其是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使司法服务群众更加直接便捷。
2011年,司法协理网络工作机制从上饶发端,进而在全省法院推广开来,并形成了“三转型”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办案主体由“单一性”向“多元联动解纷”转型,办案方式由“坐堂式”向“主动参与综治”转型,办案时空由“作息制”向“全时空制服务”转型。法庭工作方式的成功转型,使司法协理网络有了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详细>>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月27日召开全区法院院长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出席会议并指出,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做支持法院工作的表率,大力支持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2月27日,广西全区法院院长会议在南宁召开。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作重要讲话。广西高级法院院长罗殿龙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司法公信 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的工作报告。
河南全省中级法院执行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
2月28日,河南省法院系统召开全省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长会议,安排部署2013年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宋海萍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高院执行局各部门负责人结合部门职能对2013年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