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严打犯罪保障民安 全力构筑平安中国

2013-02-28 08:51: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公安机关将“打击犯罪、保障民安”视为最神圣的使命,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回望近10年来的工作,中国警察在打击犯罪、侦破案件方面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人民公安构筑“平安中国”的脚步铿锵有力。

无论是 “命案必破”、“两抢必打”、“枪爆必追”、“既破大案也破小案”理念的提出,还是DNA信息比对,“天网”、“天眼”等科技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利剑愈发锐不可当,保民平安的盾牌愈发坚不可摧。

理念转变化为巨大能量

杀人、伤害、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持续下降

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欣喜。

近年来,我国杀人、伤害、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持续下降,2012年,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9700余起,其中95%是公安机关主动发现查处的;2012年,查获涉枪涉爆案件在上年降至历史最低点的基础上,同比又分别下降42%和27%……

成绩的取得源于理念的转变、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机制的创新。

2003年,河南、广东等地相继发生多起重大杀人案件,社会不安,人心惶惶。为了彰显打击犯罪的决心和力度,震慑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公安部提出了“命案必破”的口号,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连续3年开展 “侦破命案专项行动”。

“命案必破”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和警察机构作出过这样的承诺。因为,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命案必破是保民平安最基本的底线。”一位在刑侦战线上工作30余年的老民警说,“正是因为有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执法为民忠于职守的坚定信念,有排除万难的无畏气魄,公安机关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伴随着理念的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以及专项行动相继展开:以“一长双责、整体联动、信息上报、串并案件、大案督办、奖惩激励”为核心的侦破命案工作机制在全国推开,打黑除恶、灭枪、缉枪治爆、网上追逃等专项行动先后展开。

2006年8月19日,在严防死守连续围捕35天后,持刀斧砍死10人的嗜血狂魔邱兴华被一举擒获;

2011年7月22日,隐姓埋名潜逃在外18年,参与制造震惊世界的“中俄列车大劫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宗立勇在首都机场被逮捕;

2011年12月16日,经过15个昼夜缜密侦查,涉嫌制造湖北省武汉市“12·1建行爆炸案”,造成2人死亡、15人受伤的凶手王海剑落网;

2012年8月14日,连续在苏湘渝持枪杀人抢劫作案10起,杀死11人的悍匪周克华被成功击毙。

……

这些嵌入历史记忆的重大案例,见证着共和国警察打击犯罪能力和水平的飞跃。

随着“命案必破”理念深入警心,近些年,公安部党委相继提出了 “两抢必打”、“枪爆必追”、“既破大案也破小案”的民本理念。每一个理念的提出,都引领公安工作释放巨大能量,都促使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水平实现大提升。

高科技手段织就天罗地网

半小时复原人像、DNA图谱比对锁定真凶,高科技手段让犯罪分子无所遁逃

数年前,一部港剧《法证先锋》红极一时,而当下,现实版的“法证先锋”屡屡上演。

2013年1月12日、1月19日和1月31日,安徽省肥东县、天长市和灵璧县接连发生3起特大抢劫金店案,劫匪分别劫得价值几十万、上百万元金饰后逃走。接报后,安徽警方立即启动大要案件同步上案机制,刑侦、刑事技术、网安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合肥、滁州和宿州等地公安机关也相应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最终,依靠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机制和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当地警方最短40小时、最长3天半就将3起案件侦破,抓获全部犯罪嫌疑人,追回所有被劫金饰。

近年来,高科技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犯罪手法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社会犯罪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面对花样迭出的新型犯罪手段,公安机关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高科技手段在刑事侦查领域的应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核心战斗力和对犯罪精确打击的能力。

曾经,民警一度为了确定死者的身份而大伤脑筋。由于技术复杂,只有部分机构能够完成鉴定,办案人员常常需要带着实物出差,被民警们戏称为“提着人头送检”;如今,办案部门只需对被检颅骨做一个CT扫描,运用三维鉴定技术,半小时内就能把被检颅骨的颅面复原成为逼真的本人面孔。

曾经,侦查人员根据杀人现场血型物质的检验,只能为划定嫌疑人范围和排除嫌疑提供帮助;如今,随着DNA技术日臻成熟,通过提取现场相关痕迹物证,就可锁定特定的杀人和强奸作案者,对犯罪分子予以精确打击。

从半小时复原人像,到DNA图谱比对锁定真凶,各种炫目的高科技手段,让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如虎添翼。鼠标轻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已经成为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的生动写照。

打击犯罪的触角延伸到海外

中国警察已经屹立于世界警察之林,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而无论走到哪里,海外游子的安全始终牵动着祖国母亲的心,中国警察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保护海外公民合法权益的使命。

2012年5月10日,“金三角”特大武装贩毒集团头目糯康被成功抓获并移交我国,成为中国警察打击犯罪历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011年10月5日,尖锐的枪声划破湄公河上空,两艘中国货船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袭,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案发后,公安部迅速从全国抽调200余名精兵强将成立专案组,在境内外开展艰苦卓绝的侦查、抓捕工作。踏遍千山万水,排除千难万险,经过5个月针锋相对的较量,专案组最终将犯下累累罪行、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凶手糯康收入法网。

近年来,中国警察一次次走出国门执法,让世界瞩目。

2011年8月,公安部与美国联邦调查局联合摧毁全球最大中文淫秽色情网站联盟——“阳光娱乐联盟”;

2012年6月,中美执法部门再度携手破获特大跨国走私武器弹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近30名,缴获各类枪支100余支、子弹5万余发及大量枪支配件;

2012年8月,中国警方远赴安哥拉将涉嫌绑架、抢劫、敲诈勒索、拐骗妇女强迫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的37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押解回国;

2013年2月,中国警方远赴委内瑞拉,与委内瑞拉军、警方联合行动,抓获涉嫌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等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跨国绑架勒索犯罪团伙首要犯罪嫌疑人奚某,并押解回国。

……

中国警方携手多国警方打击跨国犯罪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从原来的街头警察、村头警察到走出国门的国家警察,中国警察已经屹立于世界警察之林,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在公安机关打击跨国犯罪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每个海外游子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无论身在何方,祖国永远相伴左右,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尊严永不可侵犯。

 记者 张年亮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平安中国,守护百姓安居乐业
·【组稿】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打盗抢保民安
·【组稿】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除火患保平安
·司法部:2013年力推平安中国建设
·聚焦“三大建设”:平安中国行系列报道
·孟建柱: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孟建柱: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建设平安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孟建柱: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首发】孟建柱: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孟建柱:牢记使命 忠诚履职 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建设平安中国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将隐患消除于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