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孟定军在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约大忙人孟定军采访,真不是件容易事。开庭、送达、接待当事人忙了一上午后,他终于挤出时间坐在《法制日报》记者面前。
孟定军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鼓楼巷人民法庭审判长,刚刚过去的2012年,他共办理197件案件,连续3年成为城关区法院的办案状元。
“没安排开庭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在接待当事人。”孟定军说,只要呆在办公室,就会有人来咨询,最多的一天曾经接待过12拨当事人。
从一名法警成长为办案状元,孟定军最大的感受就是压力大。“干法警不费脑子,办案就完全不一样,在单位要考虑案子,回家也要考虑,有时候甚至做梦都在考虑。”
孟定军曾创下一天审理7起案件的纪录,这在西部基层法庭是非常少见的。
“法官和书记员都是跑着办案。”他说,那天从上班一直忙到下班,连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当然,重压之下,孟定军也总结出一些办案小窍门。“收案后,立即着手安排调解,这样,三分之一的案件审理前就能和解或者息诉,节省了大量审判时间及司法资源。”
对于法律,孟定军是行家里手,但对于送达应诉通知书和传票的事儿,他觉得颇费周折。
“鼓楼巷法庭位于兰州市老城区,社情民意比较复杂,送达时往往找不到当事人。我们一般晚上7点以后上门送达,白天人家都去上班了,总吃闭门羹。”
尽管孟定军总结出晚上是送达的“黄金时间”,但诸如被诉拖欠暖气费、离婚等类案子,被告人大都不愿意配合。孟定军说:“我们经常去当事人家里蹲守,就算是从门缝里塞进去签收也行。”
孟定军告诉记者,他办理的案件中有一半属于婚姻纠纷案。“啥叫感情破裂?”这是当事人问得最多的一句话。
“有些当事人结婚20多年,让他们坐下来讲婚姻中产生的纠纷,一天都讲不完。”孟定军说,办理这类案件就要有技巧。首先审查婚龄,其次是查产生矛盾的根源,再次查双方的财产、债权债务、孩子等问题,最后看是否符合法定判决离婚条件。按照这个“指南”,就可以迅速准确作出判决或调解,达到案结事了。
“调解能手”是孟定军获得的很多荣誉中的一个,但他有时候也很无奈。“都调解得差不多了,双方的诉求就差50多元钱,但双方都坚持不让步。”孟定军说,“有时候真想自己掏出50元给当事人,尽快结案。”
虽然办理的都是些小案子,但孟定军说,在西部这样一个基层法院,小案有时候比大案更难办。“主要是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缺乏搜集证据意识,一旦因缺乏证据而败诉,就觉得自己很亏、很冤,法官就需要做大量的法律释明工作。”
“有些当事人一旦败诉,首先想到的不是去上诉,而是来法庭闹。”孟定军说,当事人在法庭大闹,会引发其他当事人围观,不仅法官没有了尊严,其他当事人也会跟着学。
虽然艰辛,但孟定军扎根基层人民法庭,一干就是10年,办理的1400多件案件,无一件改判或发回重审。谈起体会,他说:“案子办得越多,感觉胆子越小。现在办案比以前抠得更细了,考虑得更全面了,责任也更重了。”
近年来,孟定军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兰州市人民满意的“十佳法官”等荣誉称号。他对这些看得很淡,有些奖项他甚至都记不清楚了。
就在记者采访的这半天时间里,鼓楼巷法庭收了7件案子。“又要忙了。”孟定军笑着说。(文/图记者周文馨见习记者赵志锋通讯员赵磊)
·河南法官开讲春季开学第一堂法律课
·四川井研县法院法官周末送法 基层村官集体“充电”
·官司打赢拿不到钱 法官为你伸张正义
·湖北孝感“青年法官法律诊疗团”开展服务纪实
·论量刑程序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法官人身安全:如何多一道“防护墙”
·法官人身安全:如何多一道“防护墙”
·河南漯河召陵法官调解记
·陕西|将建法官与律师关系信息库
·安徽泾县法官判后答疑 促当事人自动履行
·鄱阳法院“法官大走访”将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送给画家的“特殊年货” ——杭州西湖法院法官陈辽敏携手特邀调解员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