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林芳 刘则军
面对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其结构的调整变化,社会治安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形势,警务工作也更加繁重和复杂。要牵住社会治安防控的“牛鼻子”、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社区警务是提高公安机关警务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社区民警不能唱“独角戏”
在加大警务发展进程中,警力的增长和装备的现代化无疑是提升警务效能的重要因素。但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行政编制规划、财政支撑能力等因素制约影响,这些只能是一个逐步改进的过程。社会治安管理的根本,应在于有效发挥公众力量,改变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营造警民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因此,笔者认为,社区警务工作的核心在于“全民参与”,即在社区民警的牵引下,动员和整合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管理,最终实现警务工作的社会化。这是公安工作必须坚持群众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公安机关特别是社区民警不能把社区警务工作唱成自己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应该在演好自身主导角色的基础上,最广泛地组织动员包括社区民事调解中心、巡逻队员、治安积极分子、内部单位保卫力量、物业保安力量等在内的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共同把社区警务工作唱成一台“公安主导、全民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理“大戏”。
社区民警要着眼于服务和防控
笔者认为,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社区民警的职责主要是“服务”和“防控”。社区民警是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安管理的“神经末梢”,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基层一线执行者,还是掌握社会治安动态信息的先行信息员和公安机关执法为民形象的塑造者。换而言之,社区民警就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
因此,社区民警应当在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基础上,切实做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要着眼于服务,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取得辖区群众的认可;要着力于防范,发现和预防违法犯罪,赢得辖区群众的信任。其中,社区民警对辖区社会治安局势的精准掌控,是社区警务工作更深层次的内涵所在。
按照现代警务理念,维护社会治安重在主动预防违法犯罪,而不是被动地在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后再去进行破案打击。因此,作为每天工作在社区的民警,组织带领群防群治力量预防违法犯罪是其应有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社区民警天天在社区,只要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的信赖,群众就会自发地成为社区民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社区民警也就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类信息,从而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处置和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
社区警务工作需要制度来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区警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加以保障。这套制度体系应由工作运行制度、激励奖惩制度、社区民警职级与晋升等内容构成,还应包括给予财力物力等保障措施在内的相关配套机制。
只有多措并举,以制度规范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警务,让社会各界真正认识到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并非公安机关一家之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在,才能有效增强社会各界投入社区警务工作和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避免居民违章 社区民警跨界
·河北将优先配齐配强社区民警
·一个社区民警的“小”岗大爱
·郑州社区民警自创《警务报》营造“正能量”
·社区民警赵咏梅23年打造全民防范
·北京社区民警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北京社区民警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樊伟娟: 忠诚为民是社区民警分内事
·社区女警长樊伟娟: 忠诚为民是社区民警分内事
·重庆璧山打造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
·[视频]安徽公安厅公布全省十佳社区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