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重新犯罪率保持0.2%较低水平
记者26日从司法部了解到,2012年至今,我国社区矫正人员数量每月以万人的速度净增长,社区矫正工作逐步实现全覆盖,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的较低水平。
据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社区矫正工作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以贯彻执行“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抓手,以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为核心,以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为目标,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详细】
司法部:1个月节约用电3万度勤俭氛围浓郁
走在部机关各个楼层,记者也发现与以往来采访时有些不一样:原来每层楼道里摆放的一些花花草草不见了;楼道从白天也是灯火通明变成了头尾各开一盏灯照明即可。
“我们一个月节省了3万度电。”司法部节能办负责人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为了节电,部机关统一管理空调使用,从上班时提前开到准点开,从下班时准点关到提前关。在节水方面,同样有各种措施。【详细】
新疆累计16人被撤销缓刑假释
早上7时,天刚蒙蒙亮,服刑人员海山就推开牛棚,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虽然在服刑,但海山接受的是非监禁刑罚,即社区矫正。
2012年2月,海山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起初,在社区服刑的他因自卑心理,终日在家,无所事事。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帮助,海山现在是吉木萨尔县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每个月能拿到1000元工资。【详细】
安徽戒毒人员创业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揭牌
26日上午,安徽省劳教、戒毒人员创业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安徽省强制隔离戒毒所揭牌。该创业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由安徽省中华职教社入所建设,是安徽省劳教、戒毒部门借助社会力量实施的“温暖工程”。安徽省中华职教社将按照劳教、戒毒人员的实际,合理设置培训专业,选派高水平师资,精心安排培训内容,并与有关企业联系,实现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实现劳教、戒毒人员职业技能教育社会化;实现劳教、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一体化。【详细】
宁夏监狱连续4年获政府效能考核一等奖
记者27日从宁夏监狱管理局了解到,去年,宁夏监狱创新教育矫治模式,完善大安全监管格局,加大专项警务督查力度,有力促进了监狱各项监管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连续8年实现了 “四无”目标,连续4年在宁夏政府效能目标考核中荣获部门管理单位优秀等次一等奖。【详细】
新疆兵团司法行政去年调纠2.7万件成功97%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兵团司法行政系统通过完善各行业调解组织和调解网络,建立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落实及时发现矛盾、及时稳控、及时化解纠纷的“三及时”工作标准,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全年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7100件,成功调处26295件,成功率达97%。【详细】
湖北武汉今年配齐千余名社区律师
湖北省武汉市司法局局长孙天文26日透露,今年该市将为1325个社区配齐社区律师,让“藏”在律师楼的律师面对面地为市民提供法律服务。
去年,武汉市开全国先河,试点社区律师工作,把律师从高档写字楼“搬”到社区,市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在家门口便可寻求各种法律服务。
社区律师全覆盖作为市司法局的特色项目,今年被列为武汉市政府一级目标管理。按照规定,今年,武汉市每个社区不仅配备一名律师,而且将明确社区律师的职责任务、考核评价机制,并从组织、人员、经费、工作落实等方面给予保障。【详细】
阳光下,一名罪犯凭积极改造“换”得2615天减刑
近日,因盗窃、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而在安徽省蜀山监狱服刑的张某,手捧着刑满释放通知书走出了大墙。临行前他向带过他的民警深深鞠躬,表达敬意。这其中最让张某感慨的是,家在农村、无权无人的他自2001年入监后,服刑12年时间里,先后四次减刑7年2个月,计2615天。“民警公正执法,自己积极改造,自己才能减刑啊!”
近年来,安徽省监狱系统大力推行狱务公开,在罪犯奖惩中,全面实行计分考核办法,坚持以分计奖,依法减刑、假释。对罪犯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坚持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广泛接受罪犯、罪犯亲属及社会监督,深受罪犯及其亲属的欢迎,促进了监狱公正文明执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详细】
司法调解帮老人安度晚年
2月26日一早,一位老人风尘仆仆地走进了(辽宁)黑山县司法所的办公室。
这是春节后第一位走进司法所寻求法律援助的老人,他哭着说:“我找你们给我做主啊!”。
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叫赵某,今年71岁,是河沿村的村民,共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另过,与老人在同一个村上居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