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上海法院少年审判全面深化心理干预机制

2013-02-27 08:32: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注:1.从事心理干预的人数   2.诉讼当事人中接受心理干预人次数   3.涉少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

    上海法院从2010年起在全市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并辅以心理咨询师培训、亲情教育片、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员、心理援助实践基地等五大措施的推进,构建起集信度、效度于一身的心理干预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两只“一样”的小船

    心理干预是一项技术,同样也离不开法官的智慧。

    王丽君是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一位拥有15年刑事审判经验的女法官,2011年10月起她参加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组织的国家二级资质心理咨询师培训,心理学的课程让她很受启发。

    去年年底,王丽君审理一起强制侮辱妇女案。17岁的女孩小蒋将小徐拖至地下车库,以打耳光、言语威胁、强迫脱光衣裤、拍摄裸照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了长达近两小时的侮辱,导致15岁的小徐身心俱伤。

    “你要关就关,不要找我父亲!”取保候审的小蒋接到法院通知时冷冷回答。原来,小蒋的内心也受过严重创伤:母亲在她幼年时便离家出走,14岁那年小蒋又遭遇一场车祸,肇事者不知去向,家人没有给她进行及时治疗,导致左手残疾,只得辍学。

    “她的经历让她仇恨身边的一切,要改变她的这种认知,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育,只能默默提示。”这天,王丽君拿出两只已经折叠好的纸船给小蒋看,又将小船放入脸盆悠然飘于水面。随后,她让小蒋将纸船拆开复原成纸。小蒋惊奇地发现,一张纸是完整的,另一张却缺了一个角!

    “缺一个角没关系,都可以在水中前行。人生可以扬帆破浪,也可以把自己粉碎,就看你自己怎样选择。”王丽君说。女孩默默低下了头。再一次见面时,小蒋原先扎眼的发型就有所修饰。最终小蒋在获得受害人谅解的情况下,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

    倾听、共情、无条件接纳……像王丽君这样充满爱心、既懂法律又懂心理学的少年庭法官在上海法院已经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月的心理咨询师考试中,又有26位少年庭法官获得了资质证书。据统计,去年,上海法院对未成年被告人、当事人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干预共193人次,较好地起到了积极引导、缓和情绪、化解矛盾的作用。

    亲情短片叩动心扉

    未成年人案件不单包含了法律、道德、教育等问题,同时也包含了深层次的心理问题,需要当事人的自察和自觉。

    去年10月30日下午一点三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四楼圆桌法庭内正在播放庭前教育片《点燃爱的希望》,这部运用心理学原理拍摄的、专为抚养类案件度身定做的专题片,专门用于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老杨和前妻阿婷漠然地对坐着。失业半年的老杨为减少支出孩子的抚育费与前妻打官司,双方态度强硬,均不肯让步。

    屏幕上开始出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打针、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被爸爸扛在肩膀上……”老杨有些动容了。

    “让孩子承受二次伤害,内心恐惧而茫然。这难道就是您所希望看到的吗?”旁白的话语深深敲击着老杨的心扉,他落泪了。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东泗水法院:构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机制
·“阳光守护”驱散失足阴霾 ——南宁市江南区法院创新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观察
·广西首个“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在贺州市八步区法院揭牌成立
·八名成年人被聘为“临时父母” ——天津审判史上第一批“合适成年人”将在未成年人诉讼中担任家长
·河北廊坊法院建成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
·新疆构建少年司法配套体系 完善未成年人审判机构建设

·新疆构建少年司法配套体系 完善未成年人审判机构建设
·法律照亮迷途者心灵——记郑州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