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了解到,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立足于监督、关心、支持法院工作,共提出290件议案、提案和建议,在规定期限内最高法已全部办结。
最高法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和去年相比,最高法承办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不仅质量更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加关注中心工作。审判执行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队伍建设是抓好第一要务的关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人民法院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的相关建议占80%以上。详细>>
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纠风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等九部门25日启动201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并动员各地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保驾护航。
这项行动将结合春耕备耕、“三夏”、秋收冬种等重点农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入实施种子打假护权行动、红盾护农行动、“农资打假下乡行动”、“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同时,突出大要案查处,完善大要案查处工作机制,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继续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详细>>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近日披露对2012年法院网站的测评结果。调研组发现,多家法院网站可以查阅到法官名单、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以及法官亲属从事律师工作的信息。调研组指出,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并逐年逼近敏感信息。
调研组测评的法院包括26个省、直辖市的高级法院(自治区除外)和43个较大的市的中级法院。上述26个高级法院100%建有官方网站;43个较大的市的中级法院有40家建有官方网站,达93%。 详细>>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试点“审判长负责制”,弱化庭长的行政管理职权,向审判长“放权”。这项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法官办案的积极性。
改革后,原有的庭室和庭长职务依旧保留,但权力得到分解,庭长只负责审判业务的对外联络和内部审判长联席会议的协调。详细>>
2010年11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托信息化手段,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设立全国首家执行信息查询中心,实现了对车辆、房产、银行账户、工商登记等20项信息的直接查询。两年多来,共办理各类信息查询30余万次,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平均用时缩短了13天,对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作用,一改执行工作被人民群众经常诟病的印象。
执行工作如何做到让百姓拍手叫好,让“老赖”闻风丧胆?记者走进了这家小有名气的查询中心一探究竟。详细>>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全区法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全区各级法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目标。
自治区高级法院号召全区各级人民法院,要深入开展平安建设调研活动,积极探索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规律,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善于发现、勇于纠正平安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切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组于2012年对26个省、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43个较大的中级人民法院的司法透明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估,用客观数据直观反映法院概况、诉讼指南、审判信息、执行信息和司法统计数据的公开状况,总结和分析了法院在推行司法公开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司法公开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对策研究。
调研和测评结果显示,26个高级人民法院全部建有网站,网站建设率达100%,43个较大的市的中级人民法院,由40个法院建有网站,网站建设达93%,总分排前十位的中级人民法院依次为:海口、杭州、深圳、厦门、宁波、长沙、徐州、成都、沈阳、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