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福建
一心为民的好警察
——追记惠安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吴一心
1月5日,一篇博文《有来生,我还当您女儿》在网上激起波澜。截至2月20日12时,这篇追思父亲生前点滴的博文已被转发2666次,收到评论913条。“英雄永远被铭记”“惠安人民很感谢您,愿您一路走好”……网友们真情流露。
博文的作者,是一位警察的女儿。2012年12月30日5时50分,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这位年仅49岁的父亲突发心脏病,永远地离去了。
噩耗传开,上千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挥泪与他告别;灵车载着他的骨灰从泉州回南安,群众驾驶50多部私家车自发集结,按闽南风俗给车系上红丝带,打开双闪灯,送了一程又一程……
他,是福建省惠安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吴一心。
“他用智慧挽救了千百条生命”
2003年12月,吴一心调任福建省惠安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时,惠安是全省交通事故重点整治县。
国道324线贯穿4个乡镇,加上120多公里的省道和县乡公路,惠安交通情况复杂。2003年,全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98人。
“在我任上,只要惠安的交通事故降下来,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下来,就是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吴一心痛下决心。
降低事故,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是治本之策。吴一心逐条逐段地考察,一个月下来,瘦了一大圈,一个完整的改造方案也形成了。改造交通安全设施,需要大笔资金,牵涉多部门,他四处奔波协调,全省国道第一段铁条中央隔离栏终于诞生,事故率迅速下降。
后来,有关部门拟将护栏改造成高90厘米的固定水泥墙,这种设计虽然符合国标,却会造成小车驾驶员视线不好,而且每米造价高达600元。吴一心大胆吸收公路桥梁防撞理念,提出在道路中间隔离带建设40厘米高的固定水泥墩,墩上加设50厘米的护栏。这种设计不仅美观安全,而且造价只有前者的一半。
这种护栏在324线国道两处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试建,效果立竿见影。原先半年发生5起死亡3人以上大事故的路段,后来5个月没有再发生1起。“一个科学的设施,胜过10个交警现场执法!”老百姓拍手称赞。2007年,惠安全县所有的国道和省道都设置了中央隔离栏。此后,此举在全省推广。
吴一心业务精通,在泉州交警系统颇有名气。他有“一眼准”的绝活,真胎和翻新胎,一瞅一个准。第一次到一家交通运输公司检查,他眼睛一扫,立刻发现几辆车的后轮用的是翻新轮胎。他给公司经理庄雪荣算了一笔账:“翻新胎虽然一条便宜三四百元,可一旦出事故,至少赔三四十万元,你说哪样亏?哪样赚?”庄雪荣心悦诚服:“行,听您的,以后再也不用翻新胎!”
实在、勤勉、肯动脑,使吴一心“金点子”频出——率先研发交通事故分析软件,分析事故规律,消灭事故黑点;借助信息化手段,在交通安全点对点管理服务中率先采用GPS动态监管模式……在他任上,惠安县交通事故4项指数全面下降。在车辆、驾驶人员数量增加的情况下,2012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至86人。
“吴一心人如其名,一心做实在人,一心当实干家,一心办实事。惠安段26公里护栏,每年至少使30个人免于丧生,5年就是150个人,在全省,数据更可观。他用智慧挽救了千百条生命!”省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傅仰余说。
“对群众,他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感情”
吴一心在笔记本里工工整整地写着:“贴近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
惠安县螺阳镇金山村村民刘宝英的儿子在国道324线遭一辆大型货车碾压致死,肇事车辆逃逸。吴一心上任10分钟,第一个接访的就是她,吴一心郑重承诺:“这事我一定管到底!”他重新成立调查组,辗转浙、湘多省缉凶,还四处“化缘”,为刘宝英争取到十几万元的困难补助。
“吴大是我见过的最没架子的官。”刘宝英遇到无理缠访的人,总是现身说法,“吴大是好人,咱不能给他添乱。”
螺城镇富山社区65岁的吴达川,儿子在交通事故中身亡,原先已患脑中风的吴达川雪上加霜,瘫卧不起。吴一心上门嘘寒问暖,协调社区为吴达川全家办理低保,为他的孙子筹齐学费,还帮他家办理了住房补助。
吴达川双手拄拐,来到交警大队道谢。3天后,他收到了一辆崭新的残疾人专用车。这是吴一心不忍老人出行艰难,自掏腰包3000元买的。怕车子没电造成不便,他特地多花1000多元配了一副备用电池。
听闻吴一心去世,吴达川哭得肝肠寸断:“我又死了一回儿子啊!”
吴一心先后慰问交通事故死难者家属200多人次,帮助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对群众,他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感情。他常说,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要让群众满意。”惠安县公安局局长林光辉动情地说。
324国道东岭路段发生一起车祸。从上午10点到晚上11点,吴一心给情绪激动的死者家属做思想工作,中间只喝了两瓶水,啃了一块面包,直到喉咙嘶哑、两眼通红。最后,死者家属不好意思了:“我们不怎么懂法,就想着多争取赔偿。吴大跟自家人似的贴心,行或不行都说到心坎上!”
2010年7月,吴一心推动惠安在全省率先出台预防和处置交通事故引发群体性事故的意见,规定重大车祸肇事方必须先行垫付5万元丧葬费,如肇事方一时无法筹措或已逃逸的,则由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垫付,事后再依法追偿。
2011年,吴一心牵头成立以人民调解为依托、以行政调解为补充、以司法调解为保障的交通事故调解机制,两年共受理649件,成功调解626件,调解成功率达96%。他又力推成立县法院交通巡回法庭,法官进驻交警大队,方便群众咨询法律,为群众节省了多次往返法院的时间和车费。
这位贴近群众的警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他到任的2003年,全县因交通事故赔偿引发群众堵路9起,上访21起;2012年,这两项起数下降为零。
“有来生,他还会选择当个好警察”
直到吴一心去世以后,人们才渐渐知道这位南安农家子弟成长的艰辛。
1981年,吴一心考进福建交通学校。同窗黄培森回忆说:“他话不多,极其节俭,经常买一毛钱一块的豆腐乳,当几天的早餐菜。”后来大家了解到,他3岁丧父,小学到高中都是靠政府救济和乡亲帮助才读完的。中专才读一学期,母亲也去世了,他有了辍学的念头。老师和同学为他捐款,学校也减免了他的学费。
即便这样,他仍然十分困难。幸好当时学校有奖励制度,能被评上三好生,一学年可以拿到奖学金60元。他就拼命读书,年年评上三好生,是班上唯一的一个。
“没有乡亲们的资助,就没有我吴一心的今天。做人要懂得感恩,我没有什么可回报社会的,只能尽我所能,为社会为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这句话,或许就是吴一心此后一切行为的注脚。
他一心为民谋利,却无心为己逐利。在永春当交警大队教导员时,他每次下乡都自带干粮,并经常资助困难群众。他给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约法三章——不得插手工作上的事,不得替他人说情求情,不得收受他人礼物。他的独生女儿大学毕业至今,仍是一名月薪千把元的临时工。
早在10多年前,他就得了心脏病,医生嘱咐不能过于劳累,他却经常三更半夜才下班,早上雷打不动7点就出门。他从没休过一天假,领导和同事不止一次见到他边打点滴边上班。病逝前一天,他已经感觉不适,仍然坚持工作到深夜。
他的苦和累从不对家人提及。“他的付出很有价值。都说人生没有彩排,但如果有来生,他还会选择当个好警察!”妻子洪军瑜说。
日前,吴一心被惠安县政府追认为因公牺牲,被省公安厅追授为“省优秀人民警察”。(记者 闵凌欣)
·福建出警6.5万人次保元宵节平安
·福建边防:诚意服务留住台商心
·高清:福建武警组织魔鬼式训练砥砺新兵
·福建石狮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
·[视频]福建武警总队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福建泰宁法院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执行
·福建泰宁法院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执行
·福建|多部门多警种联动打击食品犯罪
·福建石狮:巧用执法信息平台进行监督
·福建:省武警直属支队举行新兵野营拉练
·福建药品黑名单公开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