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都对汽车实行限购,办法不一样,各有优缺点,也有共同的问题。
今天北京开始春节后的首次小客车指标摇号。超过142万人参与摇号,中签比约为1比77。据本报消息,2012年7月26日中签未用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911个。以此计算,每次不到2万人中签,大约有5%的人中签后不买车。据我所知,有些中签买车的人,原本也并不特别想买车,中签后不买又觉得浪费指标可惜,于是就买了车。
从参与摇号者的数字可知,北京现有140多万人计划买车。也就是说,目前有140万辆购车需求。即使放开限购,也就是增加100多万辆车。汽车不像房子、黄金有投资投机价值,从你买到手里那一刻起就开始贬值,三五年之后,你如果卖掉的话,连一半的买车钱都拿不回来。政府如果要考虑拉动内需的话,最好是放开让私人买车,那对就业、税收好处大极了。汽车多了也有问题,城市交通道路拥挤,很多人有怨言。这就看政府如何取舍,甘蔗没有两头甜。
上海限购采取车牌拍卖的办法。据昨天《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车牌子价格连涨8个月,最低中标价突破8万元大关,本月平均中标价83571元。这些年,上海光拍卖车牌估计政府收入没有几百亿,也有几十亿,这是一笔大大的无本买卖。
跟着政府一起做无本买卖大发车牌财的还有一批“黄牛”。据《人民日报》消息称:尽管上海有关部门多次申明,上海车牌是允许车辆上路的额度拍卖,车牌本身是没有价格的,但由于可以过户转让,无形中车牌被赋予了稀缺资源的价值,甚至不少人将车牌视作保值增值的商品。而不少机构和“黄牛”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推出代客拍牌等业务,“黄牛”则伺机囤积二手车牌炒卖,连一些银行也迎合着推出“车牌贷款”产品。在这一条龙的车牌产业链和利益链的推波助澜下,上海车牌价格的高企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管摇号还是拍卖,只要有限制的东西,就会形成一个市场价格。去年,我从《深圳商报》看到,广东有一种粤港两地通行的车牌,价格炒到100万元以上。按道理说,车牌限制如同户口限制一样,也会产生某种程度的腐败。好在人们还没有看到车牌腐败的发生,这也真是京沪两地的奇迹。
京沪限制私人购车,带来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严重打击了自主品牌的汽车。昨天《第一财经日报》称:沪牌的不断上涨也引发了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对在上海市场汽车销售的担忧。国内一家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中层领导告诉记者:“一张沪牌价格超过8万元,买我们一辆车还不到8万元,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在一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低,一般的消费者都不会买自主品牌的汽车。这种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会促使自主品牌汽车在一线城市的销售艰难。”北京也有这样的问题,好不容易摇到一个车号,还不尽量买一辆高档车?除非对自主品牌汽车上牌另有政策,否则,自主品牌就只有和进口车、合资车硬拼一条路了。小小的一块车牌,考验着地方政府的管理智慧。
·山西:选车牌可上公安交警网
·重庆市统一开展交通违法整治 车牌污损突出
·新交规首日车主扎堆摘车牌架车牌固封价疯涨
·北京打掉一个伪造车牌窝点
·北京:雨后车牌不洗净上路可能会挨罚 变造号牌将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