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来,上海市闸北区司法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俞正声书记“关于用好第三方力量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与调处,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讲话精神和区委领导的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双员双师”第三方力量在化解突出矛盾纠纷中的专长优势,以历年来我区各类事件中形成的信访疑难矛盾为对象,借助街镇司法所平台,在彭浦镇尝试组建了由调解员、宣讲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信访矛盾化解第三方力量工作队伍(简称“双员双师”),开展对信访疑难者的矛盾化解工作。一年来,通过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法制宣讲、法律援助等手段和方法,缓解心态失衡,促进矛盾有效化解,解决了一批“案结事未了”的难题。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在各街镇开展,局、街道和镇联合成立了化解信访疑难矛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司法局长、各街道、镇党委书记担任,各街道、镇随即成立了由政法书记担任组长的化解信访疑难矛盾工作小组,切实展开具体工作。
天目西路街道在闸北区范围内是动迁大户,大规模动迁是从05年开始,动迁矛盾是该街道最突出的矛盾,也是闸北区的上访大户,为了有效妥处上访,街道加大了终结的力度, 近两年终结了18名长期信访老户,有效缓解了进京上访势头。
然而实际操作中终结往往不代表信访矛盾的解决,信访老户上访的合理诉求,只有得到彻底解决,才能从根本上妥处信访矛盾,做到案结事了。在对历年来辖区内的矛盾类型和人员情况进行圈选分类中,李友友(化名)这一涉法涉诉的上访专业户进入了我们双员双师工作队伍的视线。2005年北广场一期动迁时,信访老户李友友的户籍地在北广场旧式里弄私房,在户口本上有三人,动迁时,李友友要求在市区中心医院附近的安置二套二室一厅,理由是看病方便,按动迁规定,属于过高要求。动迁部门在反复劝服无果的情况下,按政策规定,于2006年9月对李友友包括李友友姐姐在内的三户人家一并实行了强迁。
李友友在强迁后与老公离婚,自己又患有多种慢性病,女儿正在读大学,自己和前夫是从三线支边回来的,经济较困难,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诉求并不过分,当年相信党的号召,从上海支援三线,回来后遇到动迁,就希望得到补偿,把历史帐一并算在动迁上。强迁后,李友友同其姐姐一起结伴上访。最初06年开始上访时,原是想通过上访来解决问题,但由于过高诉求,始终没有协调一致,相关部门多次找其进行谈话均未果,于2011年10月17日闸北区第十届第187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同意终结。
2012年以来,区司法局开展了《关于“引入第三方力量化解信访终结矛盾”的试点方案》,并在彭清镇进行试点,天目西路街道司法所积极响应,主动要求尝试,根据试行方案,确定李友友姐姐(户),李友友(户)姐妹俩人为化解对象,并同时建立化解工作小组,负责联系、协调相关人员,成立了以政法书记为工作小组组长,司法所长为主要牵头人,工作小组成立后,首先进行分工和培训,对如何化解,制定工作方案,最后确定由司法所长进行先行接触,并协商安排分别接触。
工作小组成立后并进行了分工,分管书记从动迁政策上入手,司法所所长与调解员们从关心姐妹俩身体,家庭情况入手;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引导上入手;律师从动迁的法律规范上入手;信访办主任从稳定上入手,工作小组成员即分工又合作,并不定期开会研究,通报各自工作情况。
自从李友友被强迁后,“双员双师”工作小组一直和他们保持接触,平时多倾听、节日多关心,结点多稳定,定时找相关部门的人搭桥谈一下动迁问题,谈不扰,下次再谈,沟通渠道始终顺畅,使信访人对我们个人非常信任。
司法所长在与李友友沟通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离婚的前夫又再婚,住到女方的一室户中,去年继女从国外回来,前夫没了安身之处,天天找女儿,希望解决动迁问题,使其有安身之处。得到这个信息后,工作小组研究认为是个好的契机,马上找李友友反复沟通,从政策、心理、维权和并为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与北广场指挥部及时联系和沟通,李友友对我们为她提出的思路基本认可,不再坚持过高要求;但她还是有顾虑,还是怕签约后吃亏,于是工作组不耐其烦继续耐心做好思想工作,打消其顾虑,李友友终于放下思想包袱,于2012年11月2日与动迁公司签约。签约后,李友友对工作组表示了深深地感谢。
·空地联勤守护万家灯火 上海公安机关多警联动确保元宵节平安祥和
·迎最后一波返程客 上海警方启动空中巡逻
·上海公安机关对“问题校服”厂家立案调查
·上海警方整治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黑气点”
·上海: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中国司法透明度报告(2012)发布上海法院夺魁
·中国司法透明度报告(2012)发布上海法院夺魁
·上海:坚持民意导向 践行“科技+合作”
·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俄罗斯召开
·上海:空地联勤 多警联动
·上海出动直升机查堵违章车辆
·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俄罗斯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