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诸城法院:强化审判管理质效

2013-02-26 13:38: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视察诸城法院信息化工作。

诸城法院法官到农家炕头了解案情。

    加强审判管理工作,是人民法院践行“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落实“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人民法院将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全面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等基本原理应用于审判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审判管理中各节点的“焊接”和对重点环节的监控,充分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的作用,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审判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了司法公正、廉洁、高效。

    全网时代的“立体化”管理

    诸城市人民法院按照“全员参与、系统管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管理原则,根据审判工作“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效率提高”的方针,实行立体化管理模式,提升了案件质效,推动了法院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严格审判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借助科技手段把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审判工作,对审判活动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诸城法院注重完善案件的审判流程管理,该院审判监控中心依托审判流程管理,对立案、审判、执行全部诉讼活动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规范。立案庭跟踪整个审理流程,直至案件审理终结。通过对开庭时间、结案日期作出严格规定,有效避免了超审限、久拖不审、久审不决现象的发生,解决承办法官审理案件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疑难案件往往不能按时结案,存案积案多等问题。该院开发的全新网上办案和审判管理平台,将分散于立案、信访、监察以及其他业务庭的管理职责,统一划归审管办行使,实现了审判流程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优化案件运行机制。案件的处理涉及若干个标准流程,通过对每个标准流程的网上管理,规范了整个案件流程运作,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做到办案人员按标准办案,提升了案件周转速度。该院针对过去审判管理侧重审限管理,对案件质量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的问题,从工作启动、数据录入、信息采集,到流转衔接、审查审批等环节均设计了标准流程,结案率、调解率、结案均衡度等指标均可自动生成,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实现了对案件、对办案法官的公正、科学评价。

    案件质量是审判执行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审判监督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案件质量。该院不断完善案件审理程序的动态监督管理,依托信息化技术,抓住审判监督管理这一主线,通过搭建同步监督平台,将监督关口前移,实现了对办案过程的全程跟踪监督。通过细分考核内容和标准,形成覆盖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考核指标体系。一旦发现问题,系统即可自动进行同步考核扣分,大大提升了案件审判执行质量。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科技是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强大支撑,诸城法院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信息化应用优势,整合原有审判流程管理、信访流程管理、诉讼收费管理、远程签章管理等软件系统,开发应用了全新的网上办案和审判管理平台。在立案阶段,开发了“诉调对接流程管理软件”,将案件的登记、调处、分流、处理、反馈等全部纳入流程管理范围,规范了案件的分流流程方便对工作的考核、监督。在审判监督阶段,开发研制了“人民法院审判监督考核系统”管理软件,将信息化技术与审判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办案过程公开化和审判管理规范化,彻底杜绝了“暗箱操作”,实现了办案的公开透明。在执行阶段,开发了科学的诉讼征信软件,与现有审判流程管理系统、案件同步跟踪监督考核系统相结合,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对当事人的失信行为可随时录入,并建立了翔实的执行征信信息库,实现法院内部以及同公安、工商等相关联动单位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查询被执行人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的效率。

    消内阻,严格运行节点控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城市的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对诸城法院来说,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的不断涌入,就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民商事案件而言,可用一组简单的数据表明:

    ——2010年,受理各种民商事纠纷6879件,结案6618件,平均结案时间41天;

    ——2011年,受理各种民商事纠纷7019件,结案6906件,平均结案时间34天;

    ——2012年,受理各种民商事纠纷8313件,结案7291件,平均结案时间32天。

    从上面的数字不难看出一个特点,就是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多了,审理天数反而降了下来。扭转数据下降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呢?

    “审判质效的提升,正是因为我们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改进完善审判管理方式,运用自主开发的审判管理流程系统、审判监督考核系统等管理软件,强化审判管理的结果。”诸城市人民法院院长王学功道出了变化的原因。

    诸城法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宋国庆,自1998年就开始参与诸城法院的信息化工作。15年来,诸城法院先后自主开发了“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人民法院审判监督考核系统”、“执行征信管理系统”、“诉调对接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

    宋国庆说,“各软件从开始的1.0、2.0……到了如今的2012版,像所有的计算机软件一样,我们根据本院现实的需要,经常要修修补补不断升级,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审判工作。”

    如今,为保证整个审判管理系统的流畅运转,实现对简单的案件快速办理,对复杂的案件谨慎审理,诸城法院对全部案件实行了“大小流程”方式管理。

    “大流程”管理就是对每个案件按照立案、审理执行、结案、归档等基本流程进行管理,通过强化各流程间的衔接配合,加强时限控制,确保流程顺畅高效。

    “小流程”管理就是把案件审理过程分为立案、排期、保全、鉴定、调解、开庭、法律文书签批等20个关键节点,实施重点监控,督促各节点之间加快交接速度,防止了因在某一个节点上出现贻误而影响整个审判流程。

    为了更好的控制节点运行,自2010年开始,诸城法院还重新整合了审判资源,措施之一就是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

    诉讼服务中心下设“两庭三室”:即立案庭、速裁庭;诉与非诉衔接办公室、信访办公室和人民调解室。诉讼服务中心将诉与非诉的衔接、速裁、大立案、人民调解、信访等职能进行有效整合。

    从诉讼引导、咨询查询,到立案送达、材料领取,最终到矛盾纠纷的化解,当事人在中心大厅内都可以快速完成,为当事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2012年,我们诉讼服务中心速裁庭受理分家析产、民间借贷等各类相对简单的民商事案件562件,调解率达99%,审限仅用了1.57天。”诸城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迟明辉说起这些数据时,还扳指算了一笔账,“审理天数短了,这样当事人可以节约出时间干别的事情,还可节约交通费,减少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在法院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整合法院内部资源,借助快速审判管理系统的辅助,将案件分流,控制好每起案件的节点运行,达到了高效高质化解矛盾的目的,真正发挥了社会矛盾稳定器的作用。

    长内力,强化司法行为监督

    如果说流水线式的流程管理更多的是依靠法官的自律,那么一个完善的审判管理系统仅靠实施主体的自律来完成,肯定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保证整个管理的规范运行。

    现在,对诸城法院法官们进行“他律”的责任由审判监督庭和审判管理办公室来承担。

    近年来,诸城法院年均收案在万件左右,每起案件从立案进入“流水线”开始,如何监督好“流水线”上的每个节点,得益于诸城法院自主开发的网络版《人民法院审判监督考核系统》。

    借助于这个系统,审判监督庭法官马立飞每月负责撰写一期《诸城法院案件质量同步跟踪监督工作情况的通报》,通报的问题都是通过审判监督考核系统发现的。

    监督考核则依托《诸城市人民法院案件同步跟踪监督考核办法》,办法有3章27条,其中167个小项细化了扣分事项,由系统进行自动打分。

    马立飞的工作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刚开始全院的通报都十几页厚,每个庭室发现的问题都挺多的,现在一般就是二三页纸,越来越少了。”

    马立飞感觉的变化最大的就是同事们的办案越来越规范,让她挑刺儿的事儿少多了。

    分管审判管理工作的副院长潘兆龙形象的总结到:诸城法院多年来,能够守住案件质量这条生命线,源自于搭建的案件同步监督平台实现了三个同步。

    同步采集,搭建监督管理平台。办案人员在完成每一项工作的同时,将产生的诉讼材料第一时间采集进系统,案件的所有信息能在第一时间汇集到统一的资源平台,有权限的管理、监督人员可以实时、同步监督,彻底杜绝了“暗箱操作”,实现了办案的公开透明,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同步监督,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在每个案件立案的同时,系统随机指定一名监督人员,这名监督人员负责这个案件从立案、审理、文书制作、结案直至卷宗归档的全过程同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直到问题得到纠正和解决。院长及分管院长平时在电脑前就可以同步跟踪监督各业务庭室不同案件的处理状况和进展情况,对全院所有案件进行全局掌握,统筹指挥。庭长可以随时了解本庭法官的办案情况、案件的进度,调度案件针对性更强。

    同步考核,确保监督管理实效。按照审判流程、案件质量、诉讼收费、鉴定评估、数字印章、涉诉信访、综合指标等七大类,细分考核内容和标准,形成覆盖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考核指标体系。监督人员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只要从考核标准中选中问题属于哪一类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同步考核扣分,实现了考核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公开透明,助推了案件质量的提高。

    做内行,提升法官职业素质

    法官们的审判活动与诉讼管理活动是审判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审判管理的重心,诸城法院一直将人才的培养作为法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0年来,诸城法院陆续从社会招录法官2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如何做好新进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基层法院的审判环境,尤其是基层法庭的环境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诸城法院朱解法庭初任法官小张,因检查法律文书不细,裁判文书中的数字未采用三位分节法、缺少计量单位,被院里的“案件质量同步跟踪监督工作情况通报”点名,作为传帮带的“老法官”副庭长王重明,也因此受到了庭长的批评。

    还未到不惑之年的“老法官”王重明,虚心接受了批评,他表示理解,他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除建立轮岗交流制度,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外,诸城法院还着力完善法官培训制度,造就职业化法官队伍。从长远期出发,制订法院的教育培训规划,本着干什么、学什么、专什么的要求,每年都选送干警到国家或省法官学院学习深造。

    “他们现在都是基层法庭的业务骨干,各庭人员的情况基本是,1至2名资历深的老法官,带2至3名初任法官,这样做实现了人才的梯次培养,有效解决了人员断层问题。”诸城法院院长王学功表示。(记者 闫继勇 通讯员 李 昊 振 华 翰 林)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2013年全国法院将坚守司法公正回应社会期待
·上海:司法公正指数连续五年列全国第一
·促进司法公正最高法院发布第四批指导性案例
·提升司法公信力 促进司法公正
·没有个案公正 哪来司法公正
·司法透明直观透视司法公正 浙江法院首推阳光司法指数评估体系 社会公众参与打分考核

·司法透明直观透视司法公正 浙江法院首推阳光司法指数评估体系 社会公众参与打分考核
·[视频]习近平强调 顺应人民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
·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