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巍巍,婺水苍茫,金华法官豪情激昂,和谐是我们追求,正义是我们理想,满腔热血忠于祖国,捍卫法律尊严勇于担当……”且歌且行,这首《法官之歌》唱出了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对事业的执著理想和信念,更激励着金华法院人不断前行,为人民群众生活创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
管理“动真格”提升审执质效
“该同志缺席会议的行为,影响会纪会风,造成不良后果,属于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情节较重,依纪应予追究。院党组经研究决定,给予书面通报批评的处理。并予以扣分,取消当年评先评优的资格。”这是2012年金华中院作出的第一份效能责任追究决定书。
2012年,金华中院以开展“制度执行力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增强干警制度意识、规范意识,满足法院工作新需要,为提升审执工作质效提供保障。该院确立了业务庭自评、审管办初评、审委会终评的瑕疵案件评定体系,坚决实行质量瑕疵责任倒查,并在办案能手评比中纳入瑕疵率指标;扎实开展“两评查”活动,加大庭审、裁判文书抽查、评查力度,不断增强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同时,该院深入开展审务督察、院风院貌巡查,成立专项督查组,两级实行交叉巡查,全年共巡查341次,通报102期,对违反法院规章制度的4名干警予以通报、效能告诫等处理,有力转变了审判工作作风。
金华中院力抓法院自身建设,坚持不懈,成效显著。从审判质效数据看,人均结案数连续5年居全省中院首位。2012年在浙江省高院通报的17项核心指标中,有11项居全省中院前5名,其中2项居第1位。
司法建议“点真题”创新社会管理
近年来,金华两级法院一直将司法建议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依法行政的有效手段,2012年两级法院向有关部门提出各类司法建议154份,均收到反馈意见,并有15份司法建议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批示和肯定。
“全市法院突出司法建议工作重点,紧扣社会新情况、新问题,为创新社会管理献计献策。”金华中院副院长邵永龙说。随着社会文化建设的繁荣和文学艺术的快速传播,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逐步凸显。婺城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KTV经营者侵害音乐电视作品著作权的现象较为普遍。于是在广泛分析案例的基础上,该院组织人员专门编写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省文化厅、省版权局指令金华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予以落实,最终促成金华市文化市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成为负责调处相关版权纠纷的专门机构。
金华是民营企业的重镇,招录员工普遍不做录用前体检导致职业病赔偿责任不清、部分企业主沉迷赌博导致主业荒废等现象屡见不鲜。永康法院在审执环节中发现了这些普遍性、共性问题,以司法建议形式向企业及职能部门提出,努力使司法排查转化为行政管理,促进完善公司治理、和谐劳资关系。“防范管理风险、加强职工录前体检”的司法建议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永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专门做出批示,要求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加强宣传、引导、落实。
企业“自我复原”的保护神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公司的诉讼案件数明显下降,终于可以轻松上阵了。多亏有法官相助才使我们有信心将企业好好地、长远地经营下去……”在2012年11月召开的金华市企业司法帮扶府院推进会上,晟元集团负责人毫不掩饰感激之情。
晟元集团是家有着60年历史的建筑企业,效益也不错,但因业主工程款不到位造成企业频繁遭到材料商的起诉和财产查封;同时,有些项目承包人的不法经营行为也严重地侵害着企业的利益,致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频发,从2007年开始,晟元集团诉讼案件以每年近30%的比例增加。金华中院了解情况后,多次走访调研,帮助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和法律防范制度。同时帮助集团员工进一步加强了对工程项目的规范管理,不断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晟元公司自我复原能力大大提升,诉讼案件数明显下降。
为实实在在地帮助涉案企业脱困,金华法院在处理涉企案件中始终坚持依法保护、差异化处置、“放水养鱼”三项原则,对于暂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法院会慎重采取资金冻结、固定资产查封等静态查封手段保障企业良性发展。
2012年以来,金华中院成立涉困企业帮扶中心,建立联系企业帮扶制度,两级法院走访重点联系企业170余家,排查法律风险329项,提出法律建议182条,编印了《企业经营与融资常见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共发送3万余册,有效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全年共处置涉企纠纷18756件,涉及金额78.98亿元,成功调处8598件企业债务危机,化解劳动争议案件670起。
良性互动“出真招”促进官民和谐
义乌法院是金华全市土地行政案件的主要集聚区。2012年,该院共发送要求国土资源局自行纠错的司法建议函42份,全部得到相应回函,并且这42份由国土局回函案件全部由行政机关主动注销土地证,取得了“政府主动纠错,当事人主动撤诉”的良好效果。
为不断扩大行政案件审判效果,金华两级法院坚持通过司法建议、行政审判白皮书等形式促使行政机关启动自我纠错机制。今年年初,金华中院向金华市人民政府报送了《全市法院2012年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2012年一审行政案件经协调后和解、撤诉178件,占41.0%。针对金华市行政机关败诉率高的实际情况,金华中院详细总结了形成原因和解决对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市长、常务副市长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各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措施。2012年行政机关败诉率比2012年降近一半,已低于全国和全省均值,如今市政府主动邀请法院行政审判部门,参与考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着重检查各县级政府的行政案件败诉、履行法院法律文书、协助法院执行、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等情况,直接推动全市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为例,2012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由39.8%提升至70%。
陪审员不再尴尬
“大姐,后天院里有个案子开庭,请您过来下吧?帮助我们做做调解工作……”这位被永康法院干警热情地称为“大姐”的人物,是人民陪审员老吕,因为她对陪审工作积极、认真,让当事人满意,也让法院干警信任,现在大家办案遇到“疑难杂症”时都会主动想到叫“大姐”来一块做做工作。
老吕担任人民调解员已有多年,每审一个案件,她都会详细记录开庭情况、结果,以及经验和感想。开庭时,她会主动询问,尽量化解双方矛盾,调解结案。老吕告诉记者:“看到案件多、法官压力大,甚至夜深时仍有法官挑灯办案,我被深深触动,能协助法官办案,分担他们繁重的工作,提高诉讼效率,这给了我另一种成就感。”
一直以来,金华法院致力于推进司法民主,重视发挥人民陪审员参审作用,探索人民陪审员参与送达保全、调解、执行、涉诉信访等工作,扩大人民陪审员参与、监督司法活动的范围。2010年,金华中院指导各基层法院选任413名人民陪审员人选提请当地人大任命,并对新选任的312名人民陪审员进行了为期9天的岗前培训,提高陪审员参审能力。2012年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14341件,充分发挥了陪审员的“亲民”优势,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到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中,有力扭转了陪审员“陪而不审”的尴尬。
裁判文书“晒”上网络
“裁判文书上网真正起到了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立公信的效果。”这是金华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陈影波做了一年多《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情况通报》工作后的最大感受。
“我们裁判文书上网的力度还在不断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情况通报》也从原来的一季一报转为现在的一月一报。”2012年1月至12月,金华全市法院上网公布裁判文书13221篇,整体上网公布率为35%,比去年同期上升6%,其中金华中院上网公布率达52%。
一开始,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进展并不十分顺利。金华市两级法院自2011年起,相继出台制度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但那时,有些法官对裁判文书上网的规定有畏难情绪。一方面,有些法官怕文书质量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怕当事人不理解。但法官们很快感觉到,裁判文书的上网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办案理念,法官在办案中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手中的每一份裁判文书从制作到审签再到最后的上网,都更加认真、仔细,经常反复修改、校对、字斟句酌,以免出现错误。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陈影波说,从目前文书上网情况看,裁判文书的制作比以前更加规范、说理更加透彻,总体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可以说,裁判文书上网,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有效促使了法官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公正司法、廉洁司法。
公众踏上“法院文化之旅”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2个法制宣传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国家、省、市15家媒体的28名代表亲身感受了一次短暂而有意义的“法院文化之旅”。
金华法院注重加强公众交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重要作用,提升司法工作的透明度。通过法院开放日活动,实现群众和法院零距离沟通。2012年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及社区居民等嘉宾2393人次走进法院,观摩庭审,座谈交流。
在开放日活动中,嘉宾们可以自由参观法院立案大厅、院史荣誉室、数字法庭。配有专门工作人员详细介绍法院立案、审判、执行工作的相关流程以及推出的诸多便民措施,并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一一作出回答,让大家全面了解法院工作流程。高科技的数字法庭、完善的便民设施、充满温情的调解室、整洁的办公环境,给每一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掀开了法院神秘的面纱,让大家看到一个严谨、庄重、肃穆的法院,更看到一个亲民、近民、爱民的法院。“以前总觉得法官高高在上特别神秘,今天才知道他们工作这么辛苦。”有市民感慨地说。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小张认为公众开放日提供了一个认识法院、了解法院的良好平台,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切身感受到了法院管理的规范有序以及法官干警爱岗敬业良好风貌、注重司法礼仪的优良品质,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与法律的尊严,受益匪浅。
“门开得还不够深,要让更多的群众更全面地走进法院、了解法院工作。”法院相关负责人在与群众交流时表示,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是打开法院大门,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新举措,公众开放日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内蒙古法院把司法公信立在群众心中
·司法公信:从塑造每一个法官形象开始
·下基层 转作风 止纷争 促和谐 内蒙古法院把司法公信立在群众心中
·重庆法院:促进廉洁 提升司法公信
·重庆:促进廉洁 提升司法公信
·提升司法公信的着力点在于依法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