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由于无法顺利拿到案款,生活变得尤其困难,其妻产生抑郁,甚至割腕自杀,被抢救过来后一直未能恢复健康,这一切使得刘某精神几近崩溃。
去年9月,事情出现了转机。查询中心通过查询窦某的登机信息,了解到他于9月9日将从广州乘飞机抵达杭州。得知此消息后,查询中心工作人员立即通知东城法院执行局,在机场安检处控制住了窦某,使刘某一家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不少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采取各种手段规避执行,玩‘人间蒸发’,找到这些被‘藏’起来的财产和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能让像刘某这样的申请人早日感受司法的温暖,避免迟来的正义,北京法院提出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在法院设立信息查询终端的构想。”张永忠说,“目前,北京法院通过户籍、车辆、房屋登记、民航登机等信息的联网全覆盖式查询,已成功让多个‘消失’多年的被执行人‘现形’。”
据了解,北京市法院执行信息查询中心月均查询量近2万件,基本实现了全市法院执行案件的规模化批量查询反馈。多层级的统查网络也对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作用,极大挤压了被执行人规避、逃避、抗拒执行的空间。
跟踪管理 让申请人真正放心
“查询中心查到信息很迅速,但如果执行法官行动不迅速怎么办?”了解了查询流程后,记者提出了疑问。
“在实践中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张永忠解释说,“为了让老百姓真正踏实、放心,我们专门设计了程序对查询到的财产信息进行跟踪式管理,督促承办人对财产线索及时采取措施,各级法院专管员也要定期向查询中心上报案件执行情况。”
张永忠介绍说,查询中心在财产查询信息反馈后,会跟踪各个案件的办案系统,监控财产查控措施情况。尤其在遇银行账户有较多余额的案件时,查询中心会将其作为重点案件加以跟踪和提示,防止执行人员因工作疏忽导致财产流失。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张永忠表示,北京高院将与证券部门和铁路部门进行沟通,力争尽快将股票和乘坐火车的记录信息纳入到查询范围,尽可能地满足执行工作的需要。同时,与工商、农业银行等进行协商,研究探索建立查、冻、扣一体化的办公模式,通过涉案查询系统,执行法官可以自行点击完成银行存款的查询、冻结、扣划工作,实现最直接、最有效的执行措施。
“总之,我们努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早日实现!”(记者 郭京霞 赵 岩)
·最高法院办结290件议案建议涉及审判执行
·福建泰宁法院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执行
·南京鼓楼法院:首创“悬赏执行制度”
·山东平度市“绿色通道” 环保司法联手破解执行难题
·云南宜良县检察院现场监督合力解决执行难
·执行监督程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