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守护澜沧江-湄公河航运安全的边防官兵
“有他们在,我们跑船时心里很踏实”
目前,北方还笼罩在寒意中,而地处热带的云南西双版纳白天最高气温已超过30摄氏度。
2月23日一早,记者与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宣传文化科负责人一同乘车离开景洪市,前往勐腊县关累镇的水上支队一大队驻地。
从景洪市通往关累镇的路基本没有直线,车一直在不停地转弯,两旁是成片的橡胶树林和香蕉园。
经过近三小时颠簸后抵达关累
“‘10·5’湄公河惨案的发生,对湄公河的航运安全产生了重大威胁。为严厉打击湄公河流域的跨国犯罪活动,中老缅泰四国警方在湄公河上开展了联合巡逻执法,这开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合作的新模式。”在车上,宣传文化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水上支队从2011年10月受命组建到2011年12月首航成功,再到今年1月底圆满完成第8次联合巡航任务,一步步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大家付出了难以想像的艰辛。”
据介绍,水上支队通过加强与老挝、缅甸、泰国的协调、沟通,在深化联合执法机制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截至目前,水上支队已累计派出执法人员1187人次、执法船49艘次,航程4254公里,成功救助14艘中国遇险商船,打捞沉船1艘,为350余艘商船进行了护航。
经过2小时45分钟的颠簸,记者一行抵达关累镇。车辆驶入水上支队一大队驻地时,大队长黄朝旺等人已经在此等候。
“从景洪到关累的这条路条件不是很好,尤其是快到关累这一段,路面坑坑洼洼,是大型货车长期碾压造成的。”黄朝旺说,去年这里还发生了泥石流灾害,一大队全体出动进行抢险救灾,转移受灾群众500余人,清除淤泥和残渣100余吨,直到现在路上很多地方还留有泥石流灾害的痕迹。
黄朝旺向记者介绍,驻地建筑共有4层,1层是指挥所和会议室,2层是办公区和警营网吧,3层和4层是队员们的宿舍、学习室和图书室。
记者感觉楼里静悄悄的,便问黄朝旺:“是不是因为今天是周六,队员们都在休整,所以这么安静?”
“现在队员们在进行武器装卸训练。平时,我们从周一到周六,每天的训练课程都排得很满,周日休整。在每次执行任务前,我们会有一到两周的准备时间,那段时间会更忙一些。”黄朝旺说。
“我们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黄朝旺在驻地走了一圈,询问情况后又马上回到了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
这天,他要去关累港码头走访。
记者和黄朝旺一起来到关累港码头。此时,码头上停着六七艘货船,船上的人见到水上支队的官兵来了,纷纷走上甲板挥手打招呼。
沿着码头一路走过,黄朝旺跟每艘船上的人都会聊上几句:“最近忙不忙?”“跑船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情况?”“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当走到一艘名为“嘉慧2号”的货船边时,黄朝旺停下了脚步。记者和他一同上了船,船长热情地打着招呼。
40岁的船长吴德昌已经跑了近20年的船。他说:“‘10·5’惨案发生后的那几天,大家都不敢出去跑船,之后河道就封航了。很多同行都离开了这里,但像我们这种家族式的、以跑船为生的又没有其他技能,情况就更惨了。”
“后来,水上支队成立了,有他们在,我们跑船时心里感觉很踏实,家里人再不用替我们担惊受怕了。”吴德昌高兴地告诉记者。
临别时,黄朝旺叮嘱吴德昌,警民联系卡要收好,上面印有指挥所、联络点的电话号码以及北斗卫星通信号码。吴船长笑着说:“这几个号码早就刻在脑子里了。”
黄朝旺向记者介绍,他们每个月都会开一次警民恳谈会,不执行任务时,每周都要去码头上走一走。这样能够及时发现航道上的新情况,获悉群众的新诉求。(记者 李霞 通讯员 王定斌)
·湄公河专案组获“感动中国”年度特别致敬奖
·[视频]获奖者湄公河“105案”专案组
·湄公河“10·5”案专案组:壮我警魂扬我国威
·公安部:2013年首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圆满结束
·中老缅泰完成2013年首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
·今年首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圆满结束
·今年首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圆满结束
·中老缅泰完成2013年首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
·中老缅泰第八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启动
·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2年度十大典型刑事案例 湄公河惨案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