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加重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治保障作用
——专访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
记者:罗书记,近年来江苏不仅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而且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检察机关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您能否谈谈对过去五年全省检察工作的评价?
罗志军:过去的五年,是江苏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中阔步前进的五年,也是检察工作取得全面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省检察机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自觉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来谋划和推进,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全力服务保障“八项工程”,积极投身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坚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有效维护了法律尊严和公正,切实做到执法促进发展、办案维护稳定,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可以说,没有平安、法治作保障,就不会有江苏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检察机关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严格队伍管理,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有了新提升,涌现出顾晓生、林志梅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记者: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对深化法治江苏建设进行专题部署,提出江苏要构建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您认为检察机关应该如何围绕这一目标发挥作用?
罗志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期盼更加强烈。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今后几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深化法治江苏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紧迫。正是为了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盼,我们鲜明地提出江苏“两个率先”,不仅经济发展要走在全国前列,法治建设也要走在全国前列,明确了到2015年构建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的目标。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是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法治化,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在江苏进一步落实。要强化法律监督,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并重,切实加强对侦查、审判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从实体上、程序上、时效上充分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坚决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突出问题,有效防止司法腐败,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要强化法治保障,全力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重视加强预防工作,积极构建职务犯罪预防人民防线,做到查处一起重大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批制度,促进形成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依法管理的良好局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依法解决群众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建议,推动社会管理立法和制度建设,提升我省社会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以案释法明理,广泛开展法治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等活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自觉尊法守法,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信念、坚定法治信心。
记者:作为省委书记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您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检察工作有何想法和要求?
罗志军: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保障国家法制统一正确实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我省各级党委、人大将更加重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一如既往地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及时研究解决检察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为检察机关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全省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顺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更加自觉地服务全省大局,更加突出加强检察能力建设,更加注重改进工作作风,继续争当全国检察机关科学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创造公平正义、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董安庆 陈兴生)
·构筑广西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专访广西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徐洪兴
·专访“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李树德
·十八大网络专访:关注司法公正
·专访十八大代表、公安部边防局政治部主任李乐民
·专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
·村官要真正沉在村里 ——专访山东省九间棚村党总支书记刘嘉坤
·村官要真正沉在村里 ——专访山东省九间棚村党总支书记刘嘉坤
·社会要和谐,管理要创新——专访中共上海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
·专访袁纯清:山西精心谋划转型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