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是社会中一个受法律保护的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公正、惩治犯罪的重大历史使命,每天都在承担着高应激、高对抗、高危险的工作,因而要比其他人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警察因心理压力过大,而致身心出现种种严重问题,对国家、社会、公民都将意味着潜在的灾难。
一、 警察心理压力的成因
所谓心理压力是指人的需要、动机、本能和行为等受挫后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与生理紧张反应,心理压力是由人的思维产生,并被人的身心所感受。警察的心理压力,源于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加诸于民警个体而产生的主观精神反应,它有着个体差异性和家庭、社会等客观属性。当诸如生活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地位、职业文化传统等因素造成警察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改变时,就会引起警察的心理紧张,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警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一般情况下容易导致人产生心理压力的外界因素和个体因素,同样会作用于警察身上。外界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个体因素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原因所致的种种压力。与此同时,警察又是承担高应激、高对抗、高危险工作的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着常人常有的情绪困扰,还经常承受着常人所没有的职业压力。
二、警察心理压力的特点
1、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濡目染的凶杀、丑恶、枪击等场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或者感受到的还要多得多。特别是一些刑警,要时时面对凶杀现场并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长期处在高度危险、高度紧张的状态中,随时有负伤或牺牲的可能。因此,在所有应急性的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应该说是无可争议的高居首位。
2、警力严重不足,超负荷运转,高强度工作,付出与获得形成巨大反差,使警察容易变得敏感。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现有警察160万名,按人口平均每万人有12名警察,警力配置仅仅是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警力的严重不足,使得警察超负荷运转,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据统计,2001年上半年,广州市公安局每位民警就平均加班500多个小时,按照8小时工作制,相当于每人多工作了2个月。长期的工作紧张无序、生活毫无规律,得不到必要的休息,使得民警体力透支、积劳成疾。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民警,由于地方财政的拮据,致使公安经费难以保证,民警个人的辛勤付出与实际获得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从而使警察的心理容易变得敏感,不少警察存在着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失眠多梦、自控能力差等不良反应。
3、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和灰色地带,以致心理压力过大。警察职业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和灰色地带,长期接触各种无耻、无赖、堕落之徒,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和各种腐败现象,警察长期处在戒备和敌对状态,时时受到犯罪分子们的种种诱惑、拉拢与腐蚀。长此以往,必将对警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其思维、性格和情绪等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以致心理失衡、压力过大。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公安局原缉毒大队大队长周鲲亲自指使、参与贩卖运输毒品,由一个公安先进典型逐渐蜕变为罪犯便是一个例证。
4、职能与角色转变的矛盾冲突,易致心理失衡。警察在工作中是执法者,作为警察自身往往对自己的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往往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很有抱负的理想职业。但目前社会上对警察的评价和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警察在家庭中又是普通人,职业的特殊性,使警察对家庭的贡献有限,顾不了家,而且还常常会使亲人为自己担惊受怕,甚至与家人、亲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困难,所以警察在角色转变时出现冲突的情况非常多,有时会导致心理失衡,势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压力,以致家庭矛盾比较突出。
5、压力过大所造成的后果严重。警察是受法律保护的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群体,如果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那么他们借助持有武器的便利,极有可能转变为更严重的罪犯、或自我伤害乃至自杀。据报道,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拘留所原所长周留锁因不满所内3名民警举报其经济问题,持枪将这3名民警打死后饮弹自尽。由此可见,警察心理压力过大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触目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