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灯、品小吃、乘画舫、逛门东……,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数十万海内外游客挤进南京夫子庙闹元宵,人声鼎沸齐欢腾。
当晚20时许,江苏·秦淮灯会迎来亮灯以来最大人流量,众多市民纷纷涌向白鹭洲、大成殿、文德桥等处灯会现场。截至24日晚10时许,夫子庙景区有52万人夜游秦淮观花灯。
为确保今年秦淮灯会的平安有序,24日,南京警方投入5000余名警力,公安民警和消防、武警官兵在夫子庙中心区域的主要道路、牌坊、广场和灯组周围执勤巡逻,守护平安。
24日,秦淮灯会八大展区及夫子庙景区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未发生重大火灾、交通事故,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一级巡防 四色预警
5000民警站着过元宵
人多、灯亮、年味足。夫子庙中心广场、大成殿、文德桥一带是秦淮灯会的核心地带,24日晚也不例外。每逢春节,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彩灯就会把古色古香的夫子庙装点得流光溢彩。到这里来看灯,已成为市民“闹元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今年的正月十五,游人在秦淮河畔“玩”灯,而民警却“站着”过完了元宵,一秒钟都不敢大意。当天下午14点,南京公安民警、消防、武警官兵开始奔赴各自值勤岗位。警方开展社会面一级巡防,启动绿、黄、橙、红四色安全预警机制,确保灯会安全、有序。
在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和市灯会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南京警方对灯会安保工作高度重视,提前制定安保工作方案,专门成立了2013年灯会安保指挥部。此前,南京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锦辉先后多次深入秦淮夫子庙老门东、贡院街、大成殿等灯展区实地检查并部署元宵节灯会安保工作,要求全市公安机关超前谋划、把握细节重点,抓好措施落实,确保灯会取得圆满成功。
24日晚,省市领导坐镇灯会安保指挥部,要求警方安保工作做到细致、细致再细致,责任落实、落实再落实,有效实现消防检查、交通保障、人流疏导等工作落实到位,打赢灯会安保战役。
“警察叔叔,我找不到爸爸妈妈了。”晚上18点30分,一个小男孩哭着跑到正在贡院街上执勤的民警身边,向警察求助。原来,他和父母在景区看灯时走散了。
民警立即将男孩带回了夫子庙派出所,一边安慰他,一边给他买来了饮料、棉花糖,同时还在广播里发布了小男孩的外貌特征,寻找他的父母,几经周折,20分钟后终于联系上了他的家人。很快,小男孩的爸爸妈妈也来到了派出所。当心急如焚的家长看到孩子时,喜极而泣。
24日全天,夫子庙派出所先后接报警量在40余起,以走失、路倒、纠纷等求助和其它类警情为主,所有警情均得到及时处理。
组合指挥屏 集约化调度
民警忙着执勤疏导 一刻不得闲
“往年的惯例,观灯人流高峰一般出现在傍晚6点以后。”24日17时,秦淮公安分局夫子庙派出所副所长袁治宇在贡院街周边不到500米的路上走了一圈,用了半小时,他一遍遍提醒游客保持秩序,不要拥挤。发现有拿着气球的游客,他便上前劝阻。“这景区人多拥挤,最怕气球和烟花爆竹。”袁治宇说。
巡逻的路不长,但袁治宇走了一遍又一遍。他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元宵节在夫子庙执勤的第12个年头。为了守护市民观灯,他和同事们下午3点就全都上岗了,一直要执勤巡逻到晚上10点半才能结束。他笑着说,自从腊月二十六点灯以来,他每晚都要绕着秦淮河巡上十几圈。
17时许,赏灯的游客逐渐多起来,西牌坊、大成殿、文德桥等地游人如织,很多游客在此驻足拍照。而此时,在安保指挥部,这里已是一片忙碌。
17点30分,指挥部启动景区单向通行方案,同时实行黄色预警,加强人流聚集区域的疏导。
大屏幕上,一组不断滚动刷新的数字正实时统计景区内的总人流量:“18时,夫子庙地区总人数292600;19时,人流量331700……”
“哪个景点人流量大、哪个出入口人流拥挤,甚至一些突发警情,在组合指挥屏上都能及时反映出来。”负责大型活动安保的治安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唐斌紧盯着屏幕,时刻关注着6个出入口的人员流动情况,他还不时地记录测算进出人员数据。
据了解,今年警方仍主打“智慧安保”牌,128个高清探头“零死角”覆盖核心区域,16块组合指挥调度屏全时段传输现场信号,流量信息监控、区域面积统计以及人口单位、警情案件等基础信息统一整合,一旦遇有突发情况,现场指挥员便可根据这些信息,实现警力可视化部署,任务直观下达,及时调度各执勤点民警快速出警、快速施救。
19点,人数还在不断攀升,景区各出入口持续呈现进人数大于出人数的流量状态。“仅北牌坊一地,每百平方米区域面积人流密度已经超过300人。”灯会迎来第一波人流高峰。各路口监控显示,黑压压的观灯人潮正向夫子庙及周边道路方向涌来。
19点45分,灯会迎来最大人流量。
20时许,夫子庙地区总人流量超过38万,众多游客纷纷涌向大成殿、文德桥、东牌楼等处灯会现场。四色预警也由黄色变为橙色。警方开始实施道口疏导、单向通行和控口缓入等处置措施。
与此同时,交管部门也在重要交通节点设置了分流点,扩大机动车管制范围,实行车辆由南向北单向行驶,并调整夫子庙周边公交线路,提前下客、跳站运行。
当晚18时至21时,指挥部协调地铁1号线在三山街站点跳站运营,进一步缓解了夫子庙中心景区人流量。
21时,夫子庙地区总人流量超过43万。
21时30分,夫子庙地区总人流量超过45万。
考虑到景区内人流量正逐步减少,警方四色预警由橙色变为黄色。
22时许,夫子庙景区有52万人夜游秦淮观花灯。
24日,南京警方5000名民警分布在1平方公里的景区内指挥、疏导、执勤。
城南老门东今年首亮花灯
200民警巡查守护保平安
24日晚9点30分,记者在秦淮老门东看到,这里也是花灯如海,人如潮。36组生肖、民俗灯彩与青砖黛瓦马头墙遥相呼应,别有风情。然而,在门东的箍桶巷、彩灯馆、城墙边等处,民警们正在忙碌地巡逻、疏导和服务。
白鹭洲派出所民警陈军对记者说:“以往都是去夫子庙看灯,今年灯会主展区办到充满老城南风情的门东街区,因此这里也吸引了很多游客,特别是老南京人来逛一逛。”
为此,警方24日在老门东地区部署了300多名警力,开展治安巡逻和秩序维护。“这里街巷狭窄,木质古旧民居多,景区里还有沟渠水道。如果人多,又没有及时疏导,很容易发生危险。”陈军说,仅门东老街就集中了此次灯会三分之一数量的大中型等组,他的任务就是看护、巡查和提供必要的服务。
据了解,正月十五当天,陈军所在的派出所除了留下四、五名民警在所里接处警以外,其余的40多人全部扑在了安保一线。女警王蕾是双警家庭,丈夫同她一样也在灯会现场执勤。他们的孩子还不满3岁。为了更好的完成安保任务,他们将孩子送回高邮老家交给父母照顾。
虽然晚上气温没降到零度以下,但站在人流中的陈军还是冻得不停地搓手:“别看走一晚都不觉得冷,站时间长了,反倒觉得冷了。”陈军说。
此时,有一名游客绊到地砖摔倒在地,陈军一边叫后边的游客注意,一边上前把摔倒的游客扶起来。
截至24日晚10点,城南老门东有5万余名游客游览看灯。
画舫里“藏”着一只消防船
“为了船舶和游客安全 一点儿马虎不得”
人在景中游、船在灯中行。除了在“陆上”观灯,许多游客还选择乘坐画舫,在十里秦淮上泛舟赏灯。
一艘画舫船正在泮池河道中央巡航。与其他画舫不同的是,船上的人不是游人,而是消防官兵。打听才知道,它有个响亮的名字,“火龙号”消防抢险应急救援综合船。
“这就是我们的消防船,今年首次参与灯会消防安保,负责对水域灯展情况进行巡查,并承担消防灭火任务”。秦淮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陈聚对记者说。
在岸边,记者看到,这艘消防艇跟普通的画舫船在外观上并无两样,只是在船舱内部进行了消防设备专业化改造。
“我们按照水上消防的特点,配备了可转向水炮以及高压水枪、水带、消防斧等必备的灭火器材,同时还有两部机动手台泵,岸边如有够不着的起火点,把泵抬到岸边,接到消防车上,泵就可以把河水打进消防车里进行灭火救援。”陈聚说。
谈到设计“火龙号”初衷,陈聚表示,“由于灯会期间景区人流量大,小街小巷纵横交错,加上今年在河道上也布置了彩灯,消防问题是个关键。”一旦沿河两岸建筑发生火灾,消防车一时半会儿进不来。于是,他们想到在水上也弄条船。
据了解,这艘“火龙号”消防船长9米,宽4米,可以机动作战、定点在河道上对沿河两岸着火建筑进行喷水扑救。同时,它还可以作为移动取水码头,为陆地上的消防车不间断地提供水源。
24日晚,在秦淮河上,除了有消防“火龙号”,南京警方的水上警察也出动了3艘巡逻艇在东水关、白鹭洲至中华门内河航道上巡逻。晚21时,记者随水警支队民警登上“南京水警05号巡逻艇”前往游船码头开展当晚的第三次例行治安检查。
“请出示船员证书和游船检验证书。”靠近一艘停靠码头的游船后,水上治安大队民警许春山登船、进船舱、出示检查证件、告知检查内容,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游船最怕的就是电气着火和游客上下船时的拥挤”。许春山说。为此,他们要不停地在水上来回巡查,“尤其重点要检查船舶的动力、消防设施和救生装备,还有就是千万不能人员超载。”
在一一检查、核实完毕后,许春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为了船舶和游客,一点儿马虎不得,每次检查都感到肩上的重担。”
□特约记者 宁公宣
·南京:5000民警“站着”过节
·南京五条“铁律”防区划调整“跑官要官”
·江苏南京5000警力枕戈待旦迎元宵
·南京表彰作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南京鼓楼法院:首创“悬赏执行制度”
·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
·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
·江苏南京:公安表彰作风建设“双先”
·好作风是管出来的带出来的监督出来的南京中级法院转作风从公开切入
·南京行政区划方案获批四区并二 两县改区
·南京雨花台检察院:"五个转变"提升监督效率
·南京警方力保雪后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