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司法网拍堵“暗箱”提公信

2013-02-25 09:40: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2月4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民法院在淘宝网上司法拍卖两处工业厂房,以2803万元成交,溢价率达10.66%,这是今年浙江法院系统推广网络司法拍卖过程中首例工业厂房网拍。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从浙江省高院了解到,浙江法院从去年7月试水网络司法拍卖至今年1月底,共成交汽车、机器设备、商业用房等拍品53件,总成交额为2220万元,平均溢价率达41%,为当事人节省佣金70余万元。今年1月份共上线20件拍品,11件拍品已完成拍卖,成交额为688.9万元,迎来了开门红。

在年初召开的浙江省法院院长会议上,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目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浙江法院一直在深化落实,今年要推广司法网拍改革工作,鼓励各地法院顺应民意积极实践,增加网拍数量,丰富拍品种类,尽可能让适于网拍的标的物均能上网竞价,实现改革的规模效应。

“坚持逐步稳妥地推广,择机出台网络司法拍卖的规范。”浙江高院司法鉴定处处长饶文军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网店的开设上可参照宁波模式,即以宁波中院为主导牵头统一开店,搭建涵盖全市所有法院的网络司法拍卖工作框架,各基层法院负责拍卖信息上传网络及拍卖具体工作。

当然,案件量大的法院也可自行开设网店,总之要提升司法网拍的集约化运作,节省人力物力投入。

2011年,针对中小企业多次反映的法院委托拍卖存在暗箱操作及佣金过高的问题,浙江高院大幅下调拍卖佣金标准,在此基础上,2012年开始探索运用淘宝网,开展互联网竞价的司法拍卖试点,力求实现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和拍卖价格的最大化,同时实现零佣金。

2012年6月26日,浙江高院联合淘宝网正式推出司法拍卖平台,并确定了19家基层法院进行试点。7月9日,宁波市北仑法院与鄞州法院首次进行司法网拍,至拍卖结束,平台累计浏览量超过50万人次,一辆宝马730轿车与一辆三菱欧蓝德被大幅溢价拍出。

“首拍后,我们立即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改进保密技术,设置出价延时功能,使视频展示更完整,评估分析更客观,现在的网拍模式就是延续我们第二拍的做法。”北仑法院办公室主任李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该院涉案车辆几乎都实现了网上拍卖。

自宁波法院试水后,各地法院的网拍如火如荼地展开,为推进此项改革的顺利进行,2012年9月4日,浙江省高院在杭州召开全省网络司法拍卖19家试点法院工作会议,齐奇强调说:“网络交易是近十年才新兴的市场方式,经验表明,并非所有物资均可上网拍卖。相关试点法院务必坚持依法改革、实事求是原则,选择好适宜网上司法拍卖的物资,逐步完善网上竞拍的办法。有理有利有节地做好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司法为民,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改革初衷。”

2012年11月22日,舟山市普陀区法院拍卖了一辆紫色保时捷帕纳美拉3605CC小型轿车,以90.9万元成交,溢价46.61%,这是目前网拍机动车中成交金额最高的一次。

2012年11月20日,杭州萧山区的一套单身公寓以35.6万元的价格被买家拍走,成为全国首例零佣金不动产司法网络拍卖。

“这套房子买来主要是想做投资用的。”成功竞拍的王女士算了一笔账,“最后的价格接近于市场价,但省去了佣金,按照目前各类税费以及中介费用等,佣金总计将达到房价的10%左右,即三四万元。按照目前该地段单身公寓的出租行情,回报率还是不错的”。

为此,萧山法院也算了一笔账,该院对外委托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吴建告诉记者:“在房地产不景气的情况下,去年本院以传统方式拍卖不动产55处,第一次流拍的有27处,这次尝试网络拍卖,无论是参与人数、竞价次数,还是成交价格,都比传统拍卖更具优势,房产成交价高出起拍价7.6万元,溢价27.14%。”

12月4日,北仑法院成功拍卖一套办公用房,12月20日,台州市玉环法院首拍一套124.48平方米住宅,12月25日,湖州市吴兴法院拍卖了一批机器设备,均溢价成交。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网络司法拍卖成功,各地法院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台州临海法院设置专人专岗,从业务庭室抽调一名熟悉网络操作、拥有丰富审判实践经验的法官,专人专岗从事网拍工作,配备两名兼职摄像人员及一名辅助人员全程配合,并专门聘请动画后期制作人员为拍品摄像进行后期制作。

温州鹿城法院为给网络司法拍卖预热,在新浪微博注册账号,定期发布司法拍卖公告,将拍卖标的物相关情况、起拍价发布在官方微博的平台,目前,已经吸引1251名网友粉丝关注,通过微博的信息传播助推,去年一年,鹿城法院司法拍卖244件,其中231件为房产,总成交金额达6.3亿多元,为当事人节省380余万元佣金,受到买家好评。

“从推行之初的饱受争议,到试水半年的初见成效,网络司法拍卖印证了改革初衷,使拍卖过程更加阳光公开透明,就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饶文军这样告诉记者。

“网络司法拍卖扩大了拍卖信息受众范围,不仅实现了被处置财产价值的最大化,真正实行了零佣金,还杜绝了暗箱操作空间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饶文军认为,与传统拍卖相比,网拍避免了因参与人数少而易出现的低价贱卖现象,最多一次参拍人数达到了121人,且省略了纸媒刊登拍卖公告、场地费用等成本,拍卖信息全部网上公开,较为彻底地消除了围标、串标现象,有效减少了“寻租”机会,对于促进司法公正有重要意义。

记者 陈东升 见习记者 王春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最高法回应浙江司法网拍争议
·“司法网拍”无任何权力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