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维护校园交通安全无“法”可依

2013-02-22 13:26: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各种车辆进出高校屡屡引发交通事故

  维护校园交通安全无“法”可依

  不久前,上海市某高校校内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发各界对校园交通安全的关注。

  外卖车、校车、私家车、出租车进出校园,给师生带去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不少高校,校园内车速过快、逆向行驶都是主要危险因素。高峰时段人车混行、没有自行车专用道也让学生们抱怨不已。校园遇车祸女教师不幸去世

  1月4日18时许,在上海交大校园内的思源湖旁靠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段路上,一辆接送职工的班车与一辆自行车迎头相撞。事发后,经过警方确认,骑车受伤中年女子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女教师王敏敏。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受伤教师经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而肇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事故原因警方在进一步调查中。据校方透露,目前学校已将该老师的家人接至上海,并成立工作组,配合家属全力做好善后事宜。

  这起事故发生后,引发各界对校园交通安全的关注,而类似事故也曾在大学校园内发生。2005年5月17日,上海大学新校区校园内发生一起二轮摩托车单车意外伤亡事故。一名校外人员为推销一辆二轮摩托车与一名外籍留学生在校内试车时,因车速过快,转弯失控而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两人当场身亡。

  而在上海一所高校的嘉定校区,不少学生反映校园内存在车速过快、逆向行驶等危险因素。该校机械与能源学院的张同学表示,学校里不乏校车、短驳车、“黑车”,车流量较大;有些轿车车速很快,遇到行人也不减速。此外,校园内未设红绿灯、横道线,车辆与行人都随心所欲,逆向行驶、乱穿马路比比皆是。

  上海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顾同学反映,校园内没有自行车专用道,高峰时段人车混行。每到上下课高峰,在校区内的一些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汽车交织在一起,容易发生碰撞。

  近年来,在上海众多高校,开私家车出入校园的大学生逐日增多。“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越来越多。在上海大学,目前共有100辆左右的学生私家车持有‘校园通行证’。如果当初不加控制,这个数字肯定远远大于现在。”上海大学保卫处处长沈龙骥告诉记者。校内交通管理有遗漏存隐患

  上海市教委曾发布通知,严禁机动车特别是二轮摩托车在校内超速行驶,规定高校要在校门口和校区主要道路上设置减速和限速禁令标志,在转弯道路口和易发事故地点设置警示标志以及设置减速带等,校区主干道机动车限时速为20公里。

  去年9月,上海市教委还曾发布《做好高校学生出行安全和校车管理的通知》,其中规定,要加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强对社会车辆出入校园和停放的管理,切实完善校园道路主干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教学生活区与建筑施工区域的分流措施。要建立和完善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值班巡逻制度,落实机动车校内道路限速行驶的措施。

  上海交大早在2011年,就要求外卖车辆进校一律登记,同时发放外卖车专用出入证。今年,学校对外卖车管理出台新规,如要求在车身最醒目的地方张贴店名标识,以便学校监督速度过快的车辆。此外,学校还对外卖车进行限速,“保卫处正在对进入校园内的电动车一一试驾,查看这些电动车是否安装限速装置。”保卫处老师说,对于没有出入证、未安装限速装置的车辆,学校一律不予放行。

  复旦大学保卫处处长唐晓林告诉记者,复旦老校区道路偏窄,为防止机动车大量进入校园,造成安全隐患,该校只向教职员工、后保部工作人员等发放校内停车证,允许有停车证的车辆入校。

  “遏制校园交通事故的最好方法就是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上海师范大学保卫处处长宋燕明说。尽快推动校园安全法立法

  唐晓林表示,目前全国高校在维护校园公共安全秩序中面临的最大矛盾和问题,是在工作中缺少可参照的法规依据。高校在机动车交通管理和执法力量上都有缺失,管理和处罚无章可循。出现交通事故后,执法部门是谁也不明确。现在高校内交通管理很多都是参照居民小区的道路管理办法。很多大学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当初的交通规划无法适应现在的需要。面对这些新情况,希望能尽快推动校园安全法的立法。

  据了解,早在2002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700余名代表提出了21份关于校园安全立法的议案。“制定校园安全法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迫在眉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华代表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邱苏伦代表说,虽然高校都设有保卫机构,但因其没有执法权,难以处理校内发生的治安问题;执法机关有权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校园。学校保卫工作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制止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

  东北师大附中校长孙鹤娟代表认为,制定校园安全法应该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我国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尚不能涵盖对校园所有不安全因素的治理、防范以及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处理方式。校园安全法的制定,可以其为基础和蓝本。校园安全法不仅要涵盖校园暴力,还要包括失火失窃、食物中毒等全部危及学校成员人身安全的事件。这一法律不仅要明确责任,还要明确对责任者的处罚方式。

  沈龙骥表示,立法之后,就要在校园内增加执法人员,“谁来执法”成了一个问题,“立了法,又有相应的执法配套,校园安全才能得到真正保障”。(记者刘建  通讯员李想)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开学在即:广州警方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长沙警方部署“冬季行动”确保寒假校园安全
·河北石家庄矿区多举措维护校园安全
·广州将修订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安徽特警多项措施维护校园安全
·新疆巴音:严把“四个关口”确保校园安全

·新疆巴音:严把“四个关口”确保校园安全
·陕西耀州交警大队多举措加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
·河南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整治
·[视频]教育部:加强校园安全 确保中小学生安全
·[视频]吉林省公安机关力保校园安全
·12份检察建议护航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