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侯昌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013-02-20 15:53: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妈妈呢”,女儿早晨一醒来就喊道。“妈妈上班去了,爸爸休假了,今天不上班”,我急忙说。

    “那爸爸今天不用上班吗?”女儿有点好奇的问道。“是啊,今天带你出去玩,好不好啊”。女儿高兴的坐起来说:“好咧,好咧······”。

    吃完早饭准备出门的时候才发现,窗外已是漫天飞舞的雪花,宛若一个个小精灵在展示丰盈无穷的曼妙舞姿,毫无停止的迹象。我一脸无奈的看着女儿,女儿很乖,说:“外面下雪了,不能出去了,你陪我看动画片吧。”我便打开电视。

    女儿看的很专注,就在我对着《喜洋洋和灰太狼》犯迷瞪的时候,手机铃音响了起来。电话是单位同事打来的,说是有急事需要我回单位去一趟。没办法,只好去哄女儿,暂停她的视觉盛宴,跟我去单位办事,直到我说外面的大灰狼在下雪天是不出门的时候,女儿才勉强同意跟我走。

    打车到单位办完事准备回的时候,同事都过来看女儿,女儿紧紧的靠着我一言不发,我说小孩应该有礼貌,快喊叔叔阿姨啊,话音未落,女儿便掩面大哭起来。我一下子有点手足无措,不知是尴尬还是无奈。当同事散去的时候,我有点生气的问女儿:“你不说话怎么还哭啊”。“妈妈说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女儿抽泣的说道,我顿时语塞。你才三岁啊,怎么就会如此,以后如何面对社会,我心里想着。起身出单位大门的时候,才发现,女儿手里握着不知是哪位同事给的小饼干。

    坐在回家的车上,女儿开始吃小饼干。我的脑子里在不断的回忆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个让人挥之不去的道貌岸然的变态狂。而今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他的一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竟会成为女儿生活中的警示口号。

    的确,在我国改革发展的现阶段,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不信任似乎已成为主流,曾有报道说我国的不信任感达到70%。文明在向前发展,信任作为社会道德价值判断的基础却渐行渐远,猛然间,我们周围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你看,那被社会炒的沸沸扬扬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人情淡薄与冷酷触动了多少人的神经。那么我们还能不能和陌生人说话呢?这问题太需要有人告诉我们答案了。现实是无论孩子还是我们,总会遭遇陌生人,谁来保障我们“和陌生人说话”的安全责任呢?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其中一条就是让孩子“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问题是谁是可疑陌生人,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大灰狼,

    一个老鼠就毁坏一锅汤,一棵树长虫子就要毁掉整个森林么?其实,社会出现几个骗子,远没有人们之间疯狂建构的不信任与不合作可怕。

    家里有一套《贝贝熊》丛书,其中一篇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讲的是小熊妹妹对陌生人太热情让小熊哥哥很担心,后来熊妈妈给小熊妹妹举了一个现实中的例子,熊妈妈拿出一个好苹果,切开一看里面都是虫子,而切开一个外观不好的苹果,里面的果肉竟然是好的。熊妈妈告诉小熊妹妹:“外表并不代表全部,有的人外表很好但里面却可能是坏的。”

    我们理解“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良苦用心。但我们可能忘记了可能有一天,有一个地方,你我一不小心也会成了陌生人。

    每个人都有相互交流的欲望,每个人也都在交流中成长并日趋成熟,而躲避陌生的世界只会让世界因此而变得更加陌生

    看着天真的女儿,我希望等她长大的时候,和谐社会成为现实,“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为历史的尘埃,被封存。现在让你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只是为了你从小就有警觉意识,可以减少我们对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丝丝担忧。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叶尔盖提垦区法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