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范促公正 以监督保廉洁 以创新提效率
江苏省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开栏的话: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部署,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江苏)省委政法委宣教处与江苏法制报编辑部从今天起联合开设“公正司法为人民”专栏,集中宣传全省政法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创优争先,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好做法、好经验,全面反映我省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和政法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构建和谐稳定示范区、法治建设先导区的新部署、新要求等。热诚欢迎各地各级政法部门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踊跃来稿。
近年来,(江苏)全省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以规范促公正,以监督保廉洁,以创新提效率,司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公正司法的社会效果日益彰显。据省统计局社会调查测评显示,2012年江苏省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达到87.4%,比上一年又有提高。
司法领域中的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不廉洁问题,是引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政法机关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改革促公正,以规范促公正,以公开促公正,切实解决影响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说。
——以规范促公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刚性要求。早在2005年11月,省委办公厅就转发了省委政法委《关于建设法治江苏促进公正司法工作的意见》,并将公正司法列入“法治江苏”建设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到2012年,已有126个单位被命名为首批省级“公正司法示范点”。2006年6月,“江苏省公正司法协调指导办公室”成立,办公室由省委办公厅、省委政法委和法、检、公、司、安等部门组成。2010年,省公正司法协调指导办公室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公正司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广执法标准化管理,省公安厅组织编制了《公安民警执法执勤用语手册》和《执法标准化管理手册》,全省公安机关统一规定了10大类、39小类、150余种、700余条执法执勤用语以及16个部门警种、260多个执法岗位的执法勤务标准和行为规范,制定了230多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形成了全省公安机关统一执法标准体系。全省监狱劳教系统认真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积极推进安防一体化、执法标准化、警务效能化建设,保持了监所持续安全稳定,教育改造质量稳步提升。各地全面实行警务、审务、检务和狱(所)务公开,推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评判,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以监督保廉洁。几年来,江苏省坚持以加强党委政法委对政法部门执法活动监督为抓手,健全完善执法巡视、案件评查和执法评议制度,加大涉法涉诉源头倒查力度,保障了公正司法的深入推进。徐州市探索建立了法治问题建档分析、干警执法业绩档案制度,全面提升公正廉洁执法能力。2010年、2011年,全市涉法涉诉信访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9.2%、22.3%,政法干警违法受处理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33.3%。省法院率先在全国建立审判质效指标考核评估体系,加强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完善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制度,建立法官审判业绩考评档案,案件质量评估综合指数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检察机关实现“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管理、办案过程网上监督、异动情况网上预警、案件态势网上分析、执法质量网上考评”,这一做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向全国。据了解,经过连续3年的案件评查,全省问题案件、瑕疵案件明显减少,其中,2011年比2010年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以创新提效率。在推进公正司法过程中,江苏各地不断涌现出可学性、实用性、推广性强的司法改革经验,一大批有效提高执法司法能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推动执法廉洁的经验举措,经过总结提炼,上升为公正执法的制度体系。2009年,《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出台,对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进行地方立法,无锡开全国先例。2012年4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通知》,提出要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救助、执行救助等司法救助制度,三项救助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建立诉前调解、诉讼调解、诉调对接“三位一体”的调解工作模式,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工作全过程,建立判后答疑、法律释明等制度,增强了“案结事了”的效果,被誉为“南通模式”。常州市检察机关探索建立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机制,对一些没有逮捕必要又不具备取保候审条件的涉罪外来人员,在相关企业设立管护教育基地,进行管理、教育、挽救,平等保护涉罪外来人员诉讼权利。目前,全省共建立涉罪外来人员管护基地128家,已对1300余名涉罪外来人员进行了帮教管护。盐城市公安局实行说理执法、泰州市开展基层站所执法评议、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建立诉讼服务中心、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庭所共建、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庭审“三同步”、苏州市公安局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基层警务、南京市公安局推进“大平台”建设等举措,已成为江苏司法改革创新的“闪亮名片”,为全省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营造了良好公正司法环境。
(特约记者 陈旭 王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