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平安中国行系列报道④:安全伴您行 温暖回家路
温州机场边检官兵送新年祝福。 单立新/摄
北京西站民警维护进站秩序。 刘 静/摄
春节即将来临,人们陆续踏上了回乡过年之路。
春运是一场考验,安全是底线。为确保旅客平安、顺利返乡,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严格安保,热情服务,既是他们的承诺,更是他们的行动。
今天,人民日报选取他们做好安全防范的工作片断,展现他们为确保旅客平安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也期望广大旅客能理解支持配合安全工作,让人们回家的路既温暖又安全。
——编 者
民航安检
绝不让安全隐患上飞机
1月31日,记者来到“第一国门”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安检口,看到“弯腰、蹲下、起立、再弯腰、再蹲下、再起立”的一次次重复。为了旅客的顺利出行、平安回家,“安全卫士”不辞辛苦。
上午10时30分,一位中年男人王亮的行李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对不起,请您接受开检。”安检员冯爱军说。
“怎么回事?”王亮嘟囔起来。
“对不起,我们要开包检查。”冯爱军在检查中发现两件超过100毫升的化妆品,“这两件物品不符合安全规定。”
“现在距离您的登机时间还有一小时,您可以返回至H17快速柜台办理行李托运,时间来得及。”冯爱军继续耐心地说:“或者放在这里,免费寄存30天。”
随后,行李复检,一切正常。等到王亮准备继续前行,冯爱军不忘友好提示:“您的登机口在13号,请往那边走,祝您旅途愉快!”
首都机场安检现场,类似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如今,随着客流量的增多,需要处理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我们有几类重点关照的对象:各种原因晚到机场的急客;不熟悉乘机安检规定、第一次坐飞机的旅客;携带化妆品、饮料等超量液态物品的旅客;盲目夹带有烟花鞭炮的小孩。”冯爱军说。
持续安全是这里的第一主题。“春运前期,我们提前做好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工作,无论压力有多大,安全、职责、程序、标准是我们的方针,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我们会让乘机旅客体验到真诚主动、睿智自然的服务。”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东区安检部副经理刘超告诉记者,首都机场三座航站楼的100条安检通道都已全部开放,并且为老、弱、病、残、孕、急等特殊旅客设有急客通道和无障碍通道,保证绝大部分旅客在安检等待时间不超过8分钟。
虽然“防线”拉长了,但务必安全牢固。“如今,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增派了安检力量,保证每个安检口有六七名‘安全卫士’,并安排专人引领团队旅客集中安检,保障每一名旅客体验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运。”刘超说。
其实,这条“安全防线”远不止100个安检门连接起来的那么长。这天,记者还驱车前往首都机场的货邮大通关。偌大的广场上,停放着数不清的货车,只见工人们正在把货车上的行李依次搬运到安检口。
“春节了,百姓消费大,货物尤其多,现在这里是24小时不停歇。”货邮科科长刘旭旭指着货物传送带末端的大型安检设备说,“一件一过,重点物品百分百开包检验,务求安全,不符安全规定的货物、不合鉴定报告的货物,坚决不能过关。”
严要求带来高质量,地面防换取空中安。“尽管今天早高峰的客流量人数已经达到11500人,截至目前,我们尚未发现任何警情,所有违禁物品都被卡在安检门外。”刘超说。
“过去安全不等于现在安全。现在不安全,过去安全就等于零。”这样的安全标语,不仅挂在墙头,也系在安检员心头。记者看到,“安全卫士”始终双目凝神、一丝不苟。同时,他们向全社会呼吁,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主动配合安检。
记者 张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