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火患”,就在我们身边

2013-02-20 08:52: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观察·平安中国行系列报道②:“火患”,就在我们身边

——随警行动实录

1月16日,安徽省淮北市消防人员对烟花爆竹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万善朝/摄

冬春季节历来是火灾高发期。为此,公安部于去年12月31日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

各地是如何落实这一专项行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的?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市消防局消防警官,见证了他们检查火灾隐患的部分场景。

【场景一】

突查烟花库

出发!1月17日16时,上海市消防局重点保卫处副处长王勇一声招呼,记者登上了检查组的一辆车。

“去哪儿?”“烟花库。”行车途中,王勇和随行的上海市消防局宣传处工作人员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相关情况。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上海是全国唯一一个由消防部门全权负责的地方。春节临近了,烟花爆竹安全让消防人员有些“提心吊胆”,所以得随时检查监督。

沿着京沪高速,车行40分钟,检查组来到了嘉定区,在一处偏僻而空旷的地方,“上海金麒麟鞭炮烟花有限公司外冈仓库”的标牌进入眼帘。

尽管是消防车牌,检查组人员也说明了来意并出示证件,但仓库门卫还是坚持要所有人员下车、登记、收缴打火机等物品。

这是上海唯一的正规烟花爆竹仓库,出于安全考虑,该仓库距上海市中心约40公里,面积达6500平方米,分为12栋24个库房,可以储存15万箱烟花爆竹。

检验电子围栏是否灵敏,查看消防栓消防水带是否损坏,看看库与库之间有无障碍物……王勇查得很仔细,仓库安全小组长沈祥一脸轻松,显得底气十足。用沈祥的话说,“烟花爆竹仓库,消防安全哪敢马虎。”

检查完外围,王勇让仓库保管员打开一个库房。记者看到,每个进库房的人,都要摸一摸门口的一根貌似铁棍的东西。仓库保管员介绍,这叫“消静棒”,防止因静电产生火花引发事故。记者摸了摸“消静棒”,进入仓库。

“再过几天,就是批发商前来提货的高峰期,人多车多,务必加强安全防范。”检查结束,王勇一再叮嘱沈祥,并说“说不定什么时间我们还来”。

尽管烟花爆竹仓库安全工作做得不错,但在回撤的路上,王勇却没有一丝轻松的表情。记者追问,他道出了实情:正规渠道的烟花爆竹较为省心,但非法烟花爆竹还是屡禁不止,每年春节前后上海地区差不多要查处三四万箱非法烟花爆竹,就在前几天,还在闵行区浦江镇附近查获800多箱。这其中有价钱的因素,也有个别人喜欢大尺寸烟花的需求。

“现在城市高楼林立,对消防部门来说,更大的压力还在于燃放阶段。”王勇说这话时一脸严肃。

【场景二】

夜访“三合一”

“今晚夜查‘三合一’”。1月17日晚饭后,记者得知了这一行动计划。

提及“三合一”,还得说说一场火灾。1月6日晚8时30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沪南公路2000号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发生火灾。这是一个“三合一”场所:经营活动、货物库存、人员吃住集中在一起。其危害是容易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在这场大火中,有数人失去了生命。

大火之后,上海市消防局加大了消防隐患排查力度,特别是对大型集贸批发市场等“三合一”场所进行综合治理。

时针指向22时,夜查行动开始。带队的是上海市消防局徐汇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吴新,地点是该区桂江路的精文园艺场。

车上,吴新介绍了一些背景:这个地方名为园艺场,实为杂货仓库。在1月8日的检查中,发现在杂货堆积如山的仓库中,几乎每个仓库都住了人,有的还挤了一大堆人,生火做饭、用电取暖,易燃物到处摆放,没有防火隔离带……火灾隐患一大堆,当场做出整改措施:人搬走,并设隔离带。

都检查过了,为什么还要去查?还要晚上查?面对记者的疑惑,吴新表示:“‘三合一’是个顽疾,从前期检查看,迫于租房费用压力,有的人玩起了捉迷藏,检查的来,他就走,检查的走,他就回;白天检查,就是发现铺盖卷,有的人也不承认是晚上用来睡觉的,所以晚上检查更容易确认事实。”

“到了。”检查人员提醒。一下车,深冬的海风令人一颤。没有灯火通明,没有人来人往,两排矮房若隐若现。借助远处射来的灯光,记者才发现这些仓库原来是在高压线路之下。

门卫认出了管片消防民警,叫来了精文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据她介绍,上次接到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公司和业主单位立即行动,他们在其他地方建立了集中的生活区,并拆除部分临时库房,设置了火灾阻断间隔。

“进去看看!”吴新让一名保安打着手电在前带路。对着大门的几个仓库悬挂着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等横幅。库区一片漆黑,看不出有人居住的样子。

“这里的空调还开着。”一位检查员喊了一声。循声赶去,确实一个仓库外的空调正在工作。精文公司的工作人员来了,在微弱的手电光下,记者依然发现了她脸上由紧张到淡定的瞬间变化。原来,这是一个食品仓库,空调在制冷保鲜。

“隔离带在哪?”面对询问,这位工作人员脸色有点发红:“还没弄完,但库房已清空了。”在她的带领下,检查人员来到上拉一半卷帘门的库房。门已坏,库房内确实空无一物。

检查结束,吴新叮嘱管片消防民警“盯紧点,尽快打通间隔。”

【场景三】

走进“城中村”

1月18日上午,记者随徐汇消防支队长季华,来到了虹梅街道一片“城中村”排查火灾隐患。

记者去过很多“城中村”,但看到上海这样的“城中村”景象,还是有些吃惊。

一到村口,到处都可见到大大的“拆”字;一进村里,小铺小店一个挨一个,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高家浜居委会干部张明芳介绍,这片地大约100亩,居住人员最多时超过1万,且基本上是外来人员。

谈及消防隐患,季华眉头紧锁。他来过这里无数次,感觉很揪心:房连着房,街面仅能两人并排而过,两层小楼,大多是“前店后库、底店上住”,各种电线乱拉乱搭犹如蜘蛛网,不少人还是用油毛毡、彩钢板等易燃物品遮风挡雨。一旦着火,就会火烧连营,人员逃生都很困难。

张明芳坦言:在巨大的消防安全压力下,他们下发了灭火器、建立巡逻站、配置消防小推车……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但由于基础实在太差,没有消防栓,消防车根本开不进来,消防隐患令人担忧。

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如何?季华走进一家小吃店。

“有灭火器吗?”

“有!”店主吴女士回答很响亮。

找了一圈,吴女士终于在里屋的一堆货物下面掏出了灭火器。

“会用吗?”

“我不会,老公会。”

“老公不在家,发生火灾怎么办?”

吴女士显得有点尴尬。季华现场教她如何使用灭火器,并告诉她,灭火器一定要放在显眼易取处。

随后季华来到另一住家,来自安徽的一名租户正在狭小的房间里洗衣服,煤气灶挨着床。

“您知道这里消防安全问题多吗?”

“我也知道,但这里房租便宜,好的地方大的地方租不起呀。”房客显得有点无奈。

走出“城中村”,季华的眼光还久久停留在大大的“拆”字上,嘴里嘟囔着:“赶快拆吧!”

记者感言:

在离开上海去机场的路上,记者还和上海市消防局防火部长曾杰去了北渔路轻纺市场。随机一查,同样发现了不少消防隐患。回头想想,记者亲眼看到的,只是消防官兵排查消防隐患的几个片断;消防官兵能查处的,也只是消防隐患的很小一部分。经济基础良好、消防安全投入够多的上海,消防隐患尚如此存在,可见全国消防安全压力之大。

建设平安中国,消防安全不容忽视。通过这次随警行动,有两点特别感受:

城市消防安全要从源头规划做起。 “三合一”场所、“城中村”等问题,就是缺乏规划导致的,现在问题出现了,解决起来费时费力费钱,效果还不一定好。这点,对各地接下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全民消防任重道远。“我们一边在排除消防隐患,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制造消防隐患。”这有些绕口的话,正是一些人消防意识缺乏的真实写照。在排查消防隐患的过程中,还有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人认为消防太严影响生意、耽误发财。殊不知,现实中有太多血的教训,一场大火,钱没了,人也没了。

本月发生的部分火灾

◆1月1日凌晨2时39分左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一公司厂房发生特大火灾,3名消防官兵为扑灭大火而不幸英勇殉职。

◆1月4日上午8时30分许,河南省兰考县一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

◆1月6日20时30分许,上海浦东新区沪南路2000号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发生火灾,火灾造成6人死亡,10余人受伤。

◆1月9日6时40分,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一家单车行失火,造成3人死亡。

◆1月12日凌晨3时31分许,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一两层砖木结构民房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

◆1月13日4时20分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建北街一住户室内发生燃气爆炸引起火灾,室内2人在逃生过程中坠楼身亡。

◆1月14日20时许,吉林省吉林老金厂金矿股份有限公司井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28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1月15日晚8时30分,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新华加油站突然发生爆炸起火,大火于次日早晨6时40分左右被扑灭,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月19日晚7时40分左右,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涂山风景区突发森林火灾,上百亩树苗被引燃。

◆1月20日上午9时25分许,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一商铺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人死亡。

(赵璐整理)

    记者 黄庆畅

[责任编辑:李家亮]